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提醒:严格落实明码标价 遏制“消费刺客”侵权

2022-09-1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许接英 粤消宣
分享:

  南方工报讯(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粤消宣)近期,被消费者称为“消费刺客”的一系列商家涉嫌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出现。标价不清晰、计价不透明、事先不告知……商家的这些“刺客”行为不仅影响消费体验,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消费刺客”的各种套路,广大消费者该如何防范?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识别防范“消费刺客”。

  仔细看清问清价格等信息

  “消费刺客”最常用的招数包括价格标识不明显,不同价位商品混放,价签与商品不对应,模糊、混淆计价单位,事前隐瞒关键信息等,这些行为的目的是混淆消费者视线,让消费者因无法准确掌握信息,而购买价格远超价值的商品或服务,实现商家利润最大化。

  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单凭外包装预判商品价格,消费前一定要看清价格标签,特别要留意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信息,遇到标价模糊、货签不对应、关键信息缺失等情况,一定要主动询问工作人员,必要时借助手机软件查询了解清楚。对于没有明码标价的商家,则要谨慎选择。

  切勿盲目购买“网红”商品

  “不要轻易拿不认识的商品”,这是不少消费者被“刺”过后的心声,这看似调侃,却反映了很多消费者的无奈。当前不少所谓“网红”商品,往往在宣传营销上投入高额费用,通过精美包装、概念炒作、标新立异、联名造势等手段制造消费噱头,千方百计地让消费者为高价买单,然而其品质却与价格相去甚远。

  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在追求个性、时尚的同时,更多关注商品和服务本身,以质量、品质和实用为先,不盲目追捧“网红”商品,不能错误认为高价代表高端,避免落入“消费刺客”的陷阱。

  敢于向不合理高价说“不”

  法律赋予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若消费者在付款时发现遭遇“消费刺客”,则应该大胆说“不”,行使正当的法律权利,切不能为了面子而自认倒霉。

  提醒:在购买商品过程中,付款后若察觉商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退款。有的“消费刺客”往往是在商家提供服务后才出现,此时消费者应大胆提出质疑,仔细向商家询问价格构成,若发现商家存在隐瞒价格、误导消费甚至价格欺诈等行为,应当据理力争或在事后及时投诉维权。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广大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规范经营行为,使消费者对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价值有更清晰认识,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价格纠纷,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安心、舒心消费。今年7月1日实施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

  提醒:如广大消费者发现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没有明码标价、售价与标签不符,或者经营者有涉嫌价格欺诈等行为,应保留好交易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及时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12345等渠道依法投诉举报,或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进行投诉。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