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政以科技助力残疾人

2024-05-21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林婷玉 莫冠婷 庞博
分享:

  “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足不出户就能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数据赋能强化低收入残疾人口动态监测,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分层分类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灵活的大腿假肢帮助孤残儿童实现走起来的愿望;“平安通”一键呼援等智慧适老化改造为残疾老年人筑起居家“安全网”……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近年来,广东民政部门强化科技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的数据平台为支撑,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智慧手段,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兜准兜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

  残疾人两项补贴申办更便捷、发放更精准

  “‘跨省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返回户籍地河南,就可以申领补贴!”陈女士是广州市南沙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的首位受益者,其户籍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居住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2023年12月21日,榄核镇收到陈女士通过“全程网办”提交的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信息。核实相关信息后,该镇工作人员向陈女士户籍地了解当地的补贴政策及申请材料;并将陈女士的申请信息和证明材料录入“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再将申请信息推送至其户籍地。通过这一系统,信阳市浉河区民政部门在2024年1月8日完成了审核、审定等程序,2月起将补贴资金拨付到陈女士的银行账户。

  广东已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残疾人可通过登录“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民政通”、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宝小程序等终端,全程在线提交申请、查询、修改证明材料,足不出户申领两项补贴,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截至2024年4月,全省已办理“跨省通办”138例、“全程网办”2011例,切实为广大残疾群众提供了暖心贴心的服务,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4年广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升至每人每月202元、每人每月270元,标准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4%、3.6%。目前,全省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达到162.32万人次,其中困难生活补贴42.48万人,重度护理补贴119.84万人,补贴标准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让残疾孤儿服务保障更暖心更有品质

  成功安装上“合身”的大腿假肢,小伟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在福利院里灵活地行走,实现了从无法站立到“行走自如”的转变。
       出生于2012年的小伟因先天性左下肢残疾而被遗弃,2013年以来一直养育在汕头市潮阳区福利院。福利院多年来一直求医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经权威专家诊断,建议小伟截肢并佩戴假肢,改善生活质量。2020年10月小伟接受了截肢手术。在“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两次资助下,2021年,装上了假肢的小伟实现了“站起来”的心愿;2023年,根据生长发育需要,小伟换装了更为合适的“机械腿”假肢:接受腔裹住大腿残肢,接受腔下方安装了仅重300克、屈膝角度达150度的儿童专用四连杆膝关节,膝盖处和脚踝处由金属关节负责支撑,大大提高了小伟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假肢接受腔与残肢是否达到最佳适配,决定了装配质量和假肢的穿戴舒适性。”从评估、临床检查、设计方案、测量、取模到灌石膏、修模、制作内衬套、抽真空树脂成型、半成品试样,到最后交付成品,为小伟装配假肢的装配师石冬华在每道工序上都反复精细打磨,力求做到最好。“随着科技不断迭代升级,智能仿生手、仿生腿、骨传导助听器等科技产品不断为残障人士带来好消息;而要设计出更平稳、舒适、自如的假肢,耐心、爱心和匠心同样不可或缺。”

  广东自2004年以来持续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拓展救助对象和救助内容,从集中供养孤儿拓展到散居孤儿,从手术治疗拓展到非手术、体检、康复。2021年—2023年,累计救治孤儿近1万人次。同时,建立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实现29家省级知名医院与全省106家儿童福利机构无缝对接,2021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累计救治孤残儿童约1.5万人次。此外,积极推动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实行集“养治教康”为一体的区域性集中养育,并加强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服务,目前已有11家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莫冠婷 庞博)

  责编:黄瑜

  二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