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学位紧张部分户籍生或将至民校就读

2020-04-14 来源:金羊网 作者:余晓玲
分享:

  (原标题:东莞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学位紧张部分户籍生或将至民校就读)

  虽然2020年春季学期还未正式开学,但2020年秋季公办中小学招生已近在眼前。鉴于公办中小学学位仍紧张,近段时间,东莞市部分镇街相继发布学位预警通告称,对不能安排进公办学校入读的户籍学生,将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由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或发放民办学位补贴。

  部分镇街公办学位供不应求

  塘厦镇是东莞今年最早发出学位预警通告的镇街。其通告称:2020年春季新增的户籍插班生,继续采取在民办学校全额购买学位的办法解决。2020年秋季起始年级公办学位的供给量是:小学42个班、初中20个班,远低于目前统计的学位需求量。

  本月初,东城街道发布2020东城街道公办中小学学位预警通告称,根据户籍人口统计数据和其他各类生源摸测数据,2020年秋季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缺口约900个,公办初中一年级学位缺口约1500个。

  厚街镇4月10日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2020年秋季入学公办学位预警称,近年来,由于东莞市入户政策的调整,新迁入厚街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不断增加。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统计和社区摸底的数据,结合厚街镇现有公办学位数量情况,预计今年秋季招生公办学位存在一定缺口。预警还称,厚街镇公办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位紧张,尤其是镇中心区学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购买民校学位+“多校划片”

  根据塘厦镇预警通告,塘厦镇2020年春、秋季,小学、初中各年级新入户的插班生,继续采取在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的办法解决,学费实行“先交后退”(学费由财政资金全额负担,家长只需支付校服等服务性收费)。如果在统一报名时间内报名且符合条件的户籍学生超过公办学校学位数量,由镇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分流原则和具体名单;未安排进公办学校的户籍学生,将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学费由镇财政支付。

  根据东城的通告,2014年8月31日(含)前已入户东城的户籍生,直接参加抽签派位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2014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户东城的户籍生及其他各类政策生源,将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的名额;未抽中入读公办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将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2020年1月1日(含)后新迁入户东城的户籍生,将安排入读东城街道属民办学校,政府定额补贴。

  针对部分学区学位供需矛盾突出,厚街镇将采取“多校划片”的办法,根据入户厚街时间的先后顺序、自有房产住址等条件,统筹户籍适龄学生安排入读厚街镇公办学校。届时可能出现部分户籍适龄学生被安排到周边其他公办学校入读的情况。此外,厚街镇公办中小学插班学位紧缺。由于连续几年新入户的适龄学生人数甚多,导致目前各公办中小学非起始年级已经满员,因此,今年能安排插班生的公办学校较少,离镇中心区较远。

  根据厚街镇的安排,若公办学校不能满足户籍学生的入学需求,厚街镇将根据户籍学生入户厚街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学位。届时对不能入读公办学校的户籍学生,将通过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或发放民办学位补贴等方式,确保户籍适龄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

  拟改扩建增加公办学位供给

  面对公办学位供不应求的现状,多镇街均表示,将通过学校改建扩建,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供给。塘厦镇就制定了《东莞市塘厦镇实施公办学校建设大会战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及2020年度建设项目清单,规划到2025年新增公办小学学位9000个、公办初中学位6700个。

  根据规划安排,东城街道今年秋季可投入使用的新建扩建幼儿园及小学各1所,届时可提供学前教育学位630个和小学学位1620个。按照规划,东城街道将全力以赴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投入超过21亿元,用5年时间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2.18万个。

  根据《虎门镇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到2022年,虎门镇规划新建2所公办中小学,改建扩建13所公办中小学。目前,博涌小学新校、虎门外语学校扩建等工程正加速建设。虎门四中(公办初中)新校建设工程列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正加快商讨建设相关事宜。

  据记者了解,东莞市已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拟推动新建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3.99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6所,增加学位28.11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88万个。至2022年,力争完成学校建设项目126个,增加学位15.68万个,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项目104个,增加学位12.74万个,高中阶段项目22个,增加学位2.94万个,用三年左右时间扭转学位供给不足的被动局面。至2025年,力争全部完成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的建设项目,基本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办学位需求。

  南方工报责编:徐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