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百家非公企业党工发展路】党建促工建 实现与生产经营互通互融

2021-06-25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黄细英
分享:

  在内部刊物开辟党建专栏、建成佛山市首个民营企业主题党建馆“昭信红馆”、设立“党员爱心基金”……在广东昭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昭信集团”),有着许多“党建带工建”的产物,它们的存在,让党的政治思想文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位员工和企业的发展。

  昭信集团在1964年创立之时,仅有的两名党员加入圩镇大队联合党支部;1987年,第一家属下企业就成立工会,这在民营企业中是比较少有的。多年来,昭信集团坚持以党建促工建,将二者与企业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互通互融,使党建、工建工作成为员工的精神财富,让其从一家居委会的小企业成长为LED最具竞争力品牌民营企业。如今,昭信集团设有8个党支部,党员100多人,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重要岗位上,都有党员在发挥带头作用。

1.jpg

▲李培涛(左二)带领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创新攻坚  单位供图

  先锋事迹上墙上报 激励骨干精益求精

  “我们党委高度重视,派副书记专管工会工作,完善工会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已有32年党龄的昭信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梁凤仪表示,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着力推动党委班子成员与公司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着力发挥党员骨干在研发创新中的攻关带动作用;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着力以文化育人、文化育才。5月底,昭信集团党建工作“三三工作法”还获评全国2021年度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最佳实践奖。

  1992年起,在昭信集团党委的指导下,工会联合团总支、妇工委共同创办双月内刊,经多次改版为《昭信风采》并沿用至今。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工联会主席吴正豪表示,通过内部刊物,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要会议精神等传递给职工,增强了职工理性表达诉求和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把“爱党爱国、爱企爱岗”的文化价值观渗透至企业每一个角落,教育职工树立正气。在昭信集团党委的决策下和工联会的协助下,该集团先后建成党群活动中心、金谷智创职工家、昭信红馆等,丰富职工的活动载体、宣传、展示、教育阵地。“通过把技术人员的先锋事迹上墙上报,集团形成了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激励着技术骨干精益求精,突破自我。”吴正豪说。

  创先争优党员上 生产难题得解决

  2010年,昭信集团党委作出“创先争优,推动转型升级”的整体部署,党委号召工会等组织参与其中。随后,由党员担当带头人,9支有专项特色的创先争优活动分队成立,他们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亟待解决的各个攻关难题,集中技术业务各项骨干人才逐项进行攻克。

  李培涛曾是昭信集团的一名操作技工,如今已是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在昭信的24年里,他入了党,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佛山·大城工匠等荣誉称号,实现了华丽“变身”,但他仍然在技术一线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去年,李培涛带领17名技术人员组成研发团队,仅凭客户提供的一份产品仕样书,两个月不停歇连续作战,助力公司实现营收3600多万元和获评“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至今,昭信集团获得专利400多项,发明专利近90项,技术职工为昭信集团在新征程上开创新局面,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证。”吴正豪说。

  “爱心基金”暖人心 职工送刺绣表感谢

  在“昭信红馆”里展示着6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收集整理了企业发展的80多个故事。其中,一幅长约1.5米的刺绣《大展鸿图》引人注目。“这是职工何秀莲为感谢‘党员爱心基金会’的帮助,用一年的工余时间绣好并赠送给爱心基金会。”吴正豪告诉记者,2009年12月,昭信党委组织党员接访咨询志愿服务,了解到昭信照明科技公司产品质检员何秀莲有两个孩子,丈夫患病休养在家,她一人无力承担家庭重担,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为此,党委成立“昭信党员爱心基金会”,工联会协同做好工作,为其申请到帮扶资金;当时她那正读高中的儿子每学期能得到1600元的助学基金。工会还积极协调,帮助其调整工作岗位提高收入,让何秀莲一家逐步走出了困境。

  在党委的带领下,昭信集团工联会坚持用党的优良作风带动工会组织的作风建设。“我们整合党员、社工、志愿者等群体定期设摊咨询、探访谈话等,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意愿。”吴正豪表示,工联会积极争取集团党委的支持,为困难职工及其家庭链接“三大基金”(即南海慈善会-昭信慈善基金会、昭信党员爱心基金会、友爱互助会)和工会帮扶资金,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截至2020年12月31日,爱心基金共为上百名困难员工及其他有需要的组织提供了近30万元资助。

  “在党委和工会组织的监督下,昭信集团十多年来坚持做到不拖欠职工一分钱工资。每年职工提案答复率、落实率达到100%。这些年的春节过后,昭信各企业的员工回流率近乎100%。目前有1000多名员工工作超过10年,他们用行动书写出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关系。”吴正豪说。

  编辑: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