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发展·专业同行】首届广东工会社工发展主题交流活动

2021-12-01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蓝娟 马大为 许夏昕 叶灿辉 方明 沈莹 彭新启 罗瑞雄
分享:

  为了解和检验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近几年工作成效,今年省总工会面向全省进行了工会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征集,共收到案例225个,涉及工会组建26个,集体协商13个,劳资纠纷化解22个,困难帮扶71个,职工心理关爱23个,职工活动59个,社会治理8个,劳动竞赛3个。

  省总工会委托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和专家对申报的225个工会社工案例进行第三方评审。按照真实性、专业性、规范性、效益性、示范性等五个标准,评选出获奖案例87个。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30个。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部分获奖案例

  案例① 珠海市总工会《强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打造楼宇工联会“党工共建”示范点》

  “党工共建”楼宇工会让职工受益

  “从来没想到一个商务楼宇会有这般温馨的氛围,之前我们只是租赁关系,但自从大厦建立工会后,通过党工共建交流活动,大厦内企业之间关系越发融洽,让我们觉得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在珠海市香洲区翠香街道安广大厦工作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珠海分院职工杨海支说。

  一到下班时间,在该大厦办公的各企业职工自发结伴,前往大厦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和职工之家,沿路走过铺满鹅卵石的小道、茂盛的绿植、园林风格的景观喷泉,按各自喜好踏入健身、阅读等学习和休闲的区域,这是珠海各级党委及工会发展楼宇工联会“党工共建”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珠海市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刘琴坦言,当下非公企业、小微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常遇到时机不成熟或不具备独自建会条件等问题,这是工会组建工作中遇到的现实矛盾。“如今有部分小微企业进驻楼宇,我们觉得楼宇工联会是解决该矛盾的一个突破口。”刘琴说,社会工作与工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开展相关实践服务工作。

  优秀基层党建带工建

  2018年5月,珠海市首家商务楼宇党委——安广大厦联合党委成立。经过几年的积极努力和探索,目前安广大厦已成立10个企业党支部,发展党员上百人,获评2020年珠海市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刘琴表示,虽然当时该大厦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工会组织暂未覆盖,服务群体范围较小,未发挥党建引领优势作用。为落实“党建带工建”以促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践行“工建服务党建”理念,开展惠及更多职工群体的服务活动,真正促进党建与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融合发展,珠海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其党建引领优势,把安广大厦纳入“党工共建”的服务对象。

  挖掘培养基层党工组织领导人

  “领头羊在组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琴表示,在与安广大厦联合党委书记接触交流中发现,其对共创“党工共建”新模式持积极态度,且平日善于交友、乐于助人,但因对工会组织并不了解,不知该如何推动。随后,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刘琴运用自身社会工作理论与工会业务知识,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工会组织基本知识,根据《珠海市总工会关于印发〈珠海市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管理办法〉》指导楼宇工联会组建工作,尤其注重联合25人以下基层企业,通过成立联合工会形式实现工会组织覆盖。2020年9月,安广大厦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也是珠海市首家楼宇工联会党工共建示范点,扩大了服务基层组织覆盖面,突破党建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此后,安广大厦的党建工建负责人一肩挑,践行“工建服务党建”理念,链接党组织与工会组织资源开展工作,确保了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的集中高效,真正促进党建与工会工作有机结合、融合发展。

  多形式筹集党工活动经费

  近年来,珠海市总工会提出“五型工会”(质量型、活力型、特色型、智慧型、幸福型)的建设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为了让基层工会建后可以转起来、活起来,多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筹集党工活动经费,也成了眼前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经多方沟通与服务,该大厦已形成了“联合上级工会、发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工会组织共同筹集活动经费,争取企业负责人资源的物质与精神支持”的多形式筹集党工活动经费。目前该大厦工联会已陆续开展了摄影、插花、形象礼仪、冬至饺子宴、春节猜谜会等活动。

  “在党工共建的过程中,提升企业家对工会组织建设重要意义的理解,从而加强楼宇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推动党员职工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刘琴表示,通过以朋友、伙伴的相处方式,该大厦工联会吸引了很多进驻企业家的积极参与,如企业家带头加入工会和参加公益活动等。

  案例② “城市骑士”外卖员关爱温暖计划项目《守护城市骑士——社会工作在新业态职工群体服务中的探索》

  三大版块服务守护“城市骑士”

  “城市骑士”外卖员关爱温暖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由深圳市龙岗区总工会主办,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以外卖配送员作为主要介入对象,通过“工会+社工+企业+N”的“政企社”联动服务模式,沿着“送关爱塑信任→呈现状重倡导→建阵地搭平台→引导建会入会”的服务路径,开展“关爱篇”“倡导篇”“建设篇”三大版块服务,持续为外卖员传递工会关爱,为工会组织建设奠定基础;促进公共福利均等化,搭建社会支持网络,推动服务对象城市融入。

  送关爱塑信任

  2020年年底,深圳市龙岗区启动了全市首个“工会杯”职工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挖掘出79个有潜力的职工服务品牌,涵盖了关怀帮扶、就业发展、心理健康等类别,并投入资源落地,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职工服务项目。“城市骑士”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我们机构对新业态劳动者保持长期关注,此次选择外卖员作为项目的关爱服务对象,是因为他们除争分夺秒地送餐外,工余是有时间接受服务的,这给了项目介入的可能性。”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初级督导、“城市骑士”项目负责人钟菁告诉记者,项目启动后,即开展了一场1000份样本量的新业态群体需求调研,结果显示,他们较少能获取到城市公共福利,且六成以上的外卖员对安全隐患很担忧,心理压力也重。

  此前,为了建立联系,钟菁曾试图通过平台官网和客服电话进行联系,可是没有成功。“于是我们转变策略,从服务对象群体入手,但要取得外卖员的信任却不大容易。”转机出现在一次点外卖的过程中。由于门禁系统管理,外卖员无法进入钟菁所在的楼层,又急着送下一单。“我提前下楼等他取了餐,有了这次友好的互动,再在订餐平台上给他介绍该项目的服务内容和目的,他不仅表示愿意接受,还分享给了其他外卖员。”钟菁还因此进一步结识到外卖站点管理人员、平台区域经理等。

  建阵地搭平台

  围绕外卖骑手在健康、社会关爱等方面的需求,项目开展系列关爱活动10期18场,包含了关爱礼包、体检、义剪等,覆盖外卖站点7个共600余名骑手,总体服务满意度高达95%以上。

  夏日炎炎时,项目为100名外卖骑手送上了工会关爱清凉包,准备了冰袖、藿香正气水、清凉喷雾、水壶等夏季防暑防晒物资。活动还吸引了67名外卖骑手加入线上服务平台,进一步促进新业态劳动者的互动交流与社会支持网络搭建。“我们组建了两个微信群,加入其中的新业态劳动者达400人,他们可在这里进行交流、表达诉求。”钟菁说。

  项目还通过拓展沿街商户、站点平台、U站等资源,与世贸万佳U站、本味元素金瓢虫餐厅(创投大厦店)、深圳慕湘精致湖南菜(南联店)、龙巢小龙虾(龙岗店)、美团配送北棠(深圳)龙城站等5个公益合作伙伴,为外卖骑手建设5个劳动者爱心角,即提供“一张椅、一瓶水、一药箱”等基础性服务,解决外卖骑手休息歇脚、饮水、简易用药等需求。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朱媛媛表示,通过送健康、送清凉、打造“劳动者爱心角”、公益片拍摄等系列活动,为外卖骑手群体提供社区活动等专业服务介入,尝试探索工会社会工作服务路径的同时,服务成效亦有较好呈现,最后的服务反思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探讨精专深服务模式。

  案例③ 惠州市总工会工伤关爱援助项目《从“工伤受害者”到“工伤大使”的蜕变》

  他用微光,为工伤病友照亮前路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本部院区)康复科36床,躺着一位工伤病人,她叫小严(化名)。2016年7月28日下班途中的一场交通事故,让当时20岁不到的小严身受重伤,失去自理能力,需其父亲老严和母亲张某24小时在旁照顾。

  对老严一家来说,不幸中的些许慰藉,是每个月在小严的账户上,都会进账一笔伤残津贴和护理费,合计近9000元,数额还会随着每年的社平工资上调,治疗费用就此基本得以解决。

  老严说,女儿的这笔工伤待遇来之不易,离不开惠州市总工会工伤关爱援助项目(以下简称“‘惠工’项目”)一众社工、律师等人的帮助。如今,为回报这份温暖,老严主动参与到“惠工”项目,以亲身经历,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工伤病友家属释疑解惑,向他们提供申请工伤待遇的指引。

  最迷茫的时刻“惠工”项目社工伸出援手

  2016年6月,刚结束高考的小严从老家来到惠州。为帮补家计,经亲戚介绍入职一家物业公司,担任电梯管理员。7月28日下班途中,小严搭乘同事的电动车,在过马路时不慎与一辆轻型厢式货车撞上,小严脑部严重受伤。

  老严至今都无法忘记事故发生那天的情形:“当时我们赶到医院,看到女儿的伤势严重,痛苦、绝望、焦虑……悔恨当初为什么要叫她来打工,心里非常迷茫、不知所措。”

  经医院社工部工作人员介绍,老严向“惠工”项目社工求助,该项目社工吴广龙回忆道:“当时我们跟他聊,发现他对小严是否有参保、公司是否有申请工伤认定、该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等情况,都不了解。”社工们随即为老严讲解申请工伤待遇的相关流程,并作出指引。

  同时,为解决小严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社工指引老严向惠州市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申请到了22万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并协助其通过轻松筹为小严筹得9万多元的医疗费。

  在最迷茫的时刻,社工与老严并肩前行,协助其制定了行动计划,工伤认定申请、确定是否参保等问题一目了然。在惠州市交警部门认定小严不负事故主要责任、社保部门认定其为工伤、惠州市人社局确定公司有为小严参保后,老严顺利帮女儿申请到了工伤待遇。在交通事故结案后,2019年1月起,小严正式享受到了工伤待遇。

  工伤职工家属从“受助者”变成“施助者”

  从发生事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到工伤认定,老严既要为女儿追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又要处理各种工伤问题,耗时耗力,在这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惠工”项目社工们时常陪伴着他们。

  2017-2019年,项目社工和惠州市总工会一行多次到医院及老严家中慰问,并送上慰问金;同时,社工还协助他们申请到了惠城区总工会的困难帮扶资金。

  “社工对我们工伤职工家属非常上心,很多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是在2017年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上门来给我们送慰问金,真的非常感动。”老严说。

  长达数年的跟进服务,让老严与社工们成为了朋友。如今,老严还多了一个“工伤大使”的身份。在医院照顾小严时,每当遇到工伤病友,老严都会帮助他们,并为他们联系社工。

  “我女儿受伤后,很多人帮助我,我为女儿申请工伤待遇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知识,能够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帮助到工伤病友,我很乐意。”

  有一次,一位工伤病友在老严的指引和帮助下,成功申请到工伤待遇,非常高兴,特地买了一大篮水果,送到小严的病房。而每每收到病友的礼物,老严都一一回绝,“我跟他们说,我真的非常不好意思,我不能收这些礼物。我女儿当时受伤,得到很多人的无私帮助,所以现在我帮你们也不会计较这些的。”老严说道。

  案例④ 广州市番禺区体育行业工会联合会《专业服务助他走出疫情的阴霾——疫情影响下社会支持网络在职工帮扶中的运用》

  “三送”助他走出疫情阴霾

  2020年2月底,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体育场馆、企业和俱乐部基本全面停工,群众性体育运动普遍停止,广州市番禺区体育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梁笑芬随即率队深入70余家体育企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走访。

  在一次走访中,细心的梁笑芬留意到,一家体育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化名)面容憔悴、心事重重。凭借10余年的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梁笑芬与王先生作了面对面的谈心。原来,王先生当时面临三方面的压力:企业停工停产导致的经营压力和劳资矛盾,以及紧张的家庭关系。

  得知情况后,梁笑芬决定为王先生开展“三送”专业服务:送温暖,助他改善家庭关系;送政策,助企业走出困境;送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经过连续4个月的点对点跟踪服务,王先生的家庭、工作与生活方面走上了正常轨道。

  送温暖 解家忧

  “由于家庭关系紧张,王先生一段时间里经常失眠。”梁笑芬回忆道,受疫情影响,王先生的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加上长时间居家,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对此,梁笑芬坚持每周与王先生保持三次线上倾诉的沟通方式,正面引导他正视家庭矛盾,一方面主动与妻子沟通交流,争取妻子对他事业面临的困境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制定户外亲子计划,改善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梁笑芬也与王先生的妻子保持及时沟通,运用同理、接纳等沟通技巧,让其妻子从不理解到理解并支持丈夫,帮助王先生缓解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

  在梁笑芬连续1个月的帮助下,王先生与女儿达成了每周2次羽毛球运动、每周一小时亲子阅读的陪伴约定,最终改善了亲子关系。由于工会每天的及时互动与关心,王先生的妻子也重新接纳了丈夫。

  送政策 解企忧

  受疫情的影响,王先生的企业面临50余名职工工资支付、租金支付等经济压力。2020年2月底,梁笑芬把广州市政府为企业纾困减负的若干政策送到王先生身边。

  同时,梁笑芬还发挥行业工联会的资源优势,邀请律师开展线上政策答疑沟通会,让王先生了解最新的政策。“除了送政策之外,我们还结合王先生企业实际,与他共同起草了一份关于减免租金的申请书,并告知王先生与场地租赁业主开展谈判的技巧。”梁笑芬说,经过为期1个月的准备,最终王先生的企业得以减免4个月的租金,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的压力。

  送服务 解职忧

  疫情期间,王先生的企业面临停工停产,但需继续履行合同约定支付员工工资。由于企业处于亏本运营,全额给员工发放工资的目标难以实现。

  对此,梁笑芬深入王先生的企业,开展工会代表恳谈会,倡导工会代表听取职工意见,通过停工期间降薪发放工资、鼓励职工热爱企业、与企业共克时艰等措施,让职工全力理解和支持企业发展。

  在与职工沟通时,梁笑芬发现,不少职工对政府关于社保优惠的政策缺乏全面了解。于是,梁笑芬邀请专业人士进驻企业与职工开展面对面的政策答疑工作,最终使得职工同意停工期间企业在为职工购买社保的基础上,发放基本工资,保障其基本生活,待复工复产后按原有薪酬标准发放,与企业共同渡过难关。

  为了解决员工工资支付问题,梁笑芬还为王先生提供了申请小额贷款的政策帮扶,让他最终在平安银行拿到了50万元的贷款,及时解决了资金链的问题。

  2020年8月,王先生的两家企业如期复工复产,员工稳岗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