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2022第二期“职工幸福指数”发布

2022-11-08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许接英 谭颖文
分享:

  近日,2022年第二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江门市职工幸福感评价趋于正面,全市职工幸福指数评价得分为84.03,相较第一期(79.49)提升5.7%。

  2022年9月,南方工报与江门市总工会正式开展第二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的调查。与第一期不同的是,第二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的调查以关注不同年龄段的职工对幸福的不同理解为主题,从个人主观感受、个人生活满意度、社会满意度、政务环境满意度4大维度展开,旨在通过对职工幸福感实况的调查分析,为地方政府制定幸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提升职工幸福感提供参考。

  调查通过线上调研平台向江门职工发放问卷,样本覆盖江门三区四市的各年龄段职工。经过一周的投放,共计回收有效答卷17586份。结合问卷情况、官方数据等,通过科学的幸福指数体系研究,最终得出第二期江门“职工幸福指数”报告。

  总榜

  “70前”最幸福 “80后”“90后”幸福指数相对较低

  报告显示,幸福指数高低与年龄呈“U”形关系,即“70前”和“00后”的幸福感水平高,分列前二,而“70后”“80后”“90后”等中青年职工的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对较低。

  报告分析指出,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生活压力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幸福指数的高低不同。“70前”在经济收入、社会资源、薪资待遇等方面基本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退休后的社会保障也充满信心,因此幸福感较高。“00后”作为“朝阳一代”,虽收入水平较低,但工作满意度较高。

  “70后”“80后”“90后”是目前的职场主力群体,出现了收入越高、幸福感越低的情况。“70后”的工作和收入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满意度较高,其幸福指数被拉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这部分人群在适应城市高速发展,以及掌握匹配智慧城市发展方面的技能相对吃力。“80后”“90后”群体由于生活的各种压力,不得不通过大量工作付出交换不成比例的收入提升,产生了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最终造成幸福指数较低。尤其是作为本次调查中数量占比最大的“80后”,是家庭的“顶梁柱”,其收入水平虽位居本次调查五个年龄段中的首位,但主观幸福感却最低。这也表明,单纯的收入提升对总体幸福指数并无显著影响。

  分榜

  四成职工自认幸福感提升 期待江门“为老百姓办实事”

  调查发现,剔除收入因素后,江门市职工认为影响幸福感的其他因素“非常重要”程度的排序如下:社会治安>社会公平>生活保障>政府作为与表现>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此可见,职工对于城市生活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期待很高。其中,广大职工认为,江门政府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加强劳动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报告显示,相比于上一年,2022年,有近18.86%的职工认为自己非常幸福,49.21%的职工认为自己幸福。仅11.49%的职工认为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其中有40.51%的职工认为自己在2022年幸福感得到了提高。

  从幸福感来源组成来看,职工认为自身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身体健康、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等方面。反之,职工目前最焦虑的方面也主要体现在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上。

  相应地,提升收入是职工在调查中的最大呼声。有74.6%的受访对象认为,江门要留住人才,关键在于提升收入;再加上选择“就业机会(10.4%)”和“成长空间(6.1%)”的人数,总体而言,超过九成受访者最关注的,仍然是与自己利益最直接相关的“硬条件”。

  亮点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 普遍认可江门抗疫表现

  新冠疫情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职工认为,疫情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选择“非常影响”的有40.1%;“比较影响”的有26.3%;“有一定影响”的有17.2%。

  在疫情控制速度方面,超过99%的受访职工都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其中,66.9%的职工认为江门“非常有效”及时控制疫情传播;认为“比较及时”的有23.8%;选择“及时”的有8.5%,三项合计达到99.2%。

  综合来看,尽管疫情带来的影响无法改变,但对于江门抗疫的表现,绝大部分的职工仍然给予了高度肯定。

  建议

  提升职工单位时间内的收入水平

  报告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和民生幸福城市。研究显示,职工在政府如何提高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看法上,过半人选择“为老百姓办实事”“加强劳动就业保障”,凸显出职工对政府关怀、法治政府的期待,这也是政府提升市民幸福感的着力方向。

  深化改革,解决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在调查中,超过七成受访者都将“提升收入”列为江门留住人才的第一要点,证明了职工对提升收入的期盼。但与此同时,个人主观感受与收入水平相背离的数据走势,表明简单地通过增加工作时间来拉高收入对提升幸福感并无积极作用。政府可从体制的层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职工单位时间内的收入水平。

  关注弱势群体的幸福感。本次调查中,有21.96%职工认为自己的幸福感有所下降。想要提高全民幸福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建议政府和社会可合理出台有效的帮扶政策,并落实到位。同时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的投入,让弱势群体切实体会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幸福”案例

  江门鹤山市总:打造职工“家门口”“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江门鹤山市雁山社区,从户外工作的建筑工人,到穿街过巷的外卖小哥;从日常巡逻的公安干警,到坚守一线的环卫工人,他们累了、渴了、热了,都喜欢到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歇歇脚。

  这个广受户外劳动者欢迎的热门“打卡地”正是由鹤山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沙坪街道联合打造而成,地点就在雁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

  近年来,江门鹤山市总工会探索创新,加强党建引领,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职工服务向基层进一步延伸。例如,工会联合沙坪街道在辖区雁山社区新建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工运史馆、“职工之家”等场室,打造职工“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同时,在网格化管理中融入职工力量,将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打造成新业态劳动者的落脚点、服务区,成为鹤山“党工共建”新样板。

  接下来,江门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与职工服务中心共建共治共享,高标准打造一批示范点,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品牌,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谭颖文)

  责任编辑: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