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勘“尖兵”

2024-05-2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林婷玉 林景余 陈伟文 谢潮建
分享:

1.jpg

林勘团队成员。

3.jpg

每棵样木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79.jpg

陈楚民使用RTK给样木定位。

9.jpg

陈楚民测量样木的胸径。

03.jpg

现场钉制样木“身份证”号码。

5.jpg

裤子被刮破是常有的事。

  2024年4月底,广东省启动新一轮林草湿调查监测,90个林草湿调查监测工组共约300名专业技术人员,奔赴全省21地市开展样地外业调查,陈楚民带领的林勘技术队伍就在其中。

  陈楚民是广东省岭南院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7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岭南院至今。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贡献,2023年陈楚民被授予“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5月16日一早,天空放晴,陈楚民带上无人机、RTK、卫星电话、超级电台等林勘高精尖设备,带领团队驱车来到肇庆市诗洞镇一处山脚下。现场清点、检查完外业工具设备,询问人员身体情况良好后,一群人背上行囊,浩浩荡荡往深山前行,赶往广东省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1355号复测样地。

  这支林勘队伍专注于广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的样地外业调查工作,由专家、新成员组成,还有当地熟悉路况的基层林业工作人员和民工组成,通过调查能摸清样地周边生态情况,再经过林勘技术人员多年的监测数据与分析,准确摸清广东林业的“家底”。

  “我们林勘团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有林业学、生态学、地理信息测绘和其它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了做好‘老带新,传帮带’的工作,本次勘察还带着未曾参与过外业调查的员工,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工作技能。”陈楚民说。

  一路上荆棘拦路,不时要用手扒开灌木探出前路,陈楚民打开卫星定位系统装置,在前面导航带路,泥泞的路面使鞋子沾满了泥土。“本次样地外业调查所面临的野外环境比以往更加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今年降水充沛,导致山体滑坡和塌方事件频发,过多的雨水增加实地调查难度。”陈楚民介绍,林勘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现场灵活调整方案,要求更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走了将近1个小时,队伍脚步停住,林勘技术人员在一斜坡处扒开茂密草丛,发现一根白色塑料管桩,样地的一隅映入眼帘。陈楚民告诉记者,样地的标识物,是四根白色管桩,它们围起来的四方形区域就是样地。如今,样地已经被蕨类杂草植物覆盖,要用砍刀才能开出一条路来。

  通过现场勘探,他判断1355号复测样地植物以杉木、松木为主,曾遭遇过火灾等灾害影响,随后他拿出RTK设备放置在树木旁边自动感应,在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管理系统后台,立刻显示该树木的经纬坐标等相关信息。

  陈楚民告诉记者,样地外业调查工作繁琐又细致,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为林勘工作减负、提质、增效。尤其是在数据管理方面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了纸质记录的需求,也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和记录效率。如今,通过使用RTK,让林勘技术人员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并一键转录到平板调查仪,保证了数据在转录过程中不会产生误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从事林业勘探工作已有17年,陈楚民切身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融入,特别是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林草湿调查监测的方式和效率,推动该领域工作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为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文/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图/全媒体记者林景余 通讯员陈伟文 谢潮建

  责编:黄瑜

  二审: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