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附近的商家也没外卖骑手接单啊,我只能自己过去门店拿。”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小余近日刚刚“阳”后康复,却只能拖着疲惫的身子自行取外卖。同样“阳”后康复的小万虽然有骑手接单,但她向记者坦言,外卖下单后半小时没人接单,最后送来的外卖也晚了近半小时。
近期,广州等地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骑手、快递员生病休息不能到岗,加之网购量增大,这些都大大加剧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压力。12月7日“新十条”优化措施出台以来,食品、药物等生活物资是如何突破重重困难送到千家万户的?各大物流平台如何畅通保供?本报记者兵分多路进行深入走访。
消费者
物流配送延迟 疫情当下表示理解
12月18日,广州最低温度3℃。与“新十条”颁布前相比,伴着刺骨的寒风,街上的骑手显然减少了许多。
当晚十点半,家住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的林先生在外卖平台下单了肠粉和盅汤,等了半小时未见骑手送上门。他打开外卖平台发现,订单显示商家已出餐,却未有骑手接单。平台还附着提醒,到次日凌晨两点半未见接单将自动取消订单。林先生和商户联系方知,近期外卖订单都有延迟。结果等到晚上十二点半还未见有动静,林先生只得在睡前取消了订单。
12月20日晚九点,记者在某购物中心外卖订单较多的一家商户门口看到,排列整齐的数个餐盒正等骑手接单送走。记者待了半小时,门口等待取走的餐盒依旧未动分毫。商户的负责人说:“出餐时间和往常一致,有时等到饭菜都冷了。从12月16日以来就常出现订单延迟的情况,平时半小时能送到消费者手上,现在要1—2小时。”
不仅是外卖配送,许多市民感觉快递和跑腿配送也变慢了。家住天河区的小杨向记者表示:“我‘双十二’下单的快递,过了一周才陆陆续续送到,最近下单的防疫用品想寄给家里的老人,物流信息显示包裹可能延迟配送。”
家住天河客运站附近的莫先生,则对近期生鲜平台配送速度变慢深有同感。12月19日,他通过朴朴超市购买了一些生鲜蔬菜和水果,超出了平台预估的送达时间近一小时才拿到商品,“平时朴朴超市大概半小时以内都能送达,但是最近会比平台预计时间再延长半小时以上才能收到。”不过,对于当下疫情情况,莫先生表示能够理解配送速度延迟,只要和顾客说清楚,最终能顺利送达就行。
外卖平台
增加骑手收入 提倡无接触式送餐
“新十条”出台后,各行业加速复工复产,民众外卖消费需求正持续增长。针对外卖爆单却没有骑手接单配送的现状,目前,美团配送已在广州通过招募骑手、增加骑手收入、跨区调度、加强骑手保障等多种方式,满足广州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最近单量比较多,每单收入也有提高,因此,前来应聘的骑手也比之前多了不少。”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站长陈梓伟表示。为吸引更多人加入配送队伍,美团配送将在广州投入逾五千万元,用于增加骑手配送补贴。同时,对于运力短缺的区域,将通过运力调度等方式进行优化,保障市民生活所需。
此外,记者从美团外卖方面了解到,全国站点目前均设立骑手健康台账,时刻跟踪骑手健康状况。与此同时,美团配送第一时间升级配送站点的健康专区“同舟守护1㎡”,在专区内配备N95口罩,并在小药箱内放置抗原检测试剂供骑手自测,添置快克、布洛芬、VC泡腾片等药品供骑手取用。首批防疫物资合计2.4万余件,将覆盖包括广州在内23座城市、2400余个站点。同时,美团配送将联动美团医药,向厂家采购30万件药品,持续向站点投放。此外,骑手每天上岗前,需上传健康码至平台进行核验,若骑手健康码出现异常,骑手将暂时无法继续跑单。
“我们站点日常都有配备药品,骑手身体不舒服可以来取药。这两天,我还给一些同事上门送药,教他们怎么进行抗原检测。”陈梓伟说,作为站长,守护站点的每个人是他的责任。
对于配送安全,在海珠区一带跑单的外卖骑手黄学俊并没有太担心,他坦言,外卖骑手虽然每天都奔波在外,但只要做好防护,问题不是太大,“我们现在取餐、送餐都是无接触式的,而且日常都是骑电动车穿梭在街头,我感觉风险反而没有坐在办公室的高。”
为保障各方安全,站点已配备充足的消杀工具供骑手对餐箱定时消毒,美团配送也呼吁用户下单时,优先在订单备注中选择“无接触配送”,使用外卖柜或与骑手约定无接触交接位置,减少面对面接触。据了解,广州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以来,广州“无接触安心送”订单上涨明显。
随着广州餐饮业逐渐复苏,记者从美团外卖方面了解到,广州餐饮外卖订单增长明显,整体外卖订单量已恢复至疫前水平,尤其是粥类、煲类等养生健康类食品销量激增。此外,广州新上线外卖的餐饮商户对比疫情前增长近两成。
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文明辉则表示,需要清晰认识到,餐饮业距离完全复苏还任重道远。尤其是当下,消费者虽然有消费意愿,但对于外出就餐仍心存顾虑。在此期间,外卖成了兜住社会餐饮消费信心的“缓冲垫”。
快递货运
延长工作时长 邮医合作送药上门
“记得12月初,广州刚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那段时间,我们门店10个快递员一下子‘阳’剩我一个。再加上正值‘双十二’下单高峰期,我一个人又是扫码又是寄送件,从早上六点干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回到家里已经没了力气。”一位快递从业人员如是回忆此前的快递派送工作量。
近期,受疫情及旺季的双重影响,快递公司出现运力紧张的情况。记者日前来到顺丰速运广州市黄埔区大沙东站点,只见站点外的待送快递包裹已堆积如山。现场一位快递员说:“目前有很多快递包裹积压在仓库,要搞不定了。”
12月21日晚九点,记者来到德邦快递天河区龙口东经营分部看到,送完一天货的快递小哥阿坤,正和同事们装车准备转运。他说:“我们现在还有同事在家里休息,相比12月初,已经好很多了。目前,如果某个区域的同事不在,别的同事就顶上负责他的区域。”
“快递员工作中要接触各式社会人员,健康状况难免受到影响。我们让值守的快递员多干点,基本上也能消化当天的库存。”德邦快递龙口东经营分部经理陈旭梨介绍,门店的快递员都很配合,在每天减员几人的情况下,自觉延长工作时长,完成快递收发。她说:“一些无症状感染的快递员如果能来上班,我们也会在咨询客户的前提下,让快递员给客户送货上门。如果客户不接受,我们会让快递员进行消杀后再放客户门口。”
针对目前市民买药难、就医难问题,广州邮政与医疗机构开展“邮医合作,送药上门”项目。如针对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出现紧缺难买的问题,广州邮政主动对接线上平台及防疫物资供应商,在保证药品安全、物流时限、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推出了“广东省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防疫物资仓储+配送项目”,解决当前百姓对抗原检测试剂和药品的燃眉之需。目前,市民可以在粤省事小程序上预约购买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由邮政送到手中。
配送商
加大员工招聘 集中配送提高效率
“最近订单量越来越多,经常爆单,而且每天送的单有一半以上都是药品类。”广州同城跑腿骑手阿国介绍,“近期很多客户叫跑腿都是急需送防疫相关药品,像阿司匹林、小柴胡颗粒等退烧感冒药的跑腿配送需求量很大。另外,抗原检测试剂的跑腿配送需求也比较多。”
12月15日,阿国还接到一个帮买药的订单。“但现在的药真的很难买,我一共跑了八家药店,才勉强买到客户需要的部分药品,但是抗原检测试剂哪家店都买不到货,最后只好把自己家里之前买多的抗原检测试剂转让了两盒给客户。”
另一位美团跑腿的骑手张伟也对记者表示,近期同城跑腿单基本是以送药品为主,“近段时间,一天大概要跑200多公里路程,主要穿梭在番禺、海珠、天河、白云、越秀这几个区之间,随便跑都有几百元一天,我一般一天只跑六七个小时就收工了,要是跑10个小时,收入至少能到500元。”
“近期药品的订单需求非常多,主要以感康、感冒清热颗粒、止咳糖浆等各类感冒退烧药为主”,叮当智慧药房(京溪大街店)一名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一般白天会忙一整天,因为药房是24小时营业配送的,也支持夜间配送,所以到凌晨都有可能有订单需求,工作强度比往常要大了不少。
除了对药品跑腿需求旺盛,市民对蔬菜的需求也有增无减。在果蔬供应方面,广州江南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赖勇金告诉记者:“连日来,广州供应量充足,仅广州便日供应四五千吨果蔬。我们每天保持在七八千吨的供应量。”据悉,临近圣诞节和元旦节,水果需求量增加,预计近日水果均价与交易量会有所上升。
朴朴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广州线上购物需求增大,朴朴超市的订单也比平时增长了大概30%以上,“面对订单增多的情况,在配送过程中,门店会把单位时间内同一个小区的订单集中送出,尽力提高配送效率”。
该负责人还介绍,大部分顾客对于目前运力紧张,配送延迟的情况都能给予理解。有一次,一位配送员扛着很重的东西给顾客送上楼,没想到顾客放了瓶热牛奶在门口,让他取走,这令他很感动,“这段时间广州还是有点儿冷,这位顾客很暖心”,这位配送员说道。
叮咚买菜广圆站马站长表示,平时门店固定有八九位配送员,但最近明显感到订单量增多,同时新冠病毒感染阳性的配送员则需要居家休息,不能上岗。公司已经积极通过加大新员工招聘、聘请兼职配送员的方式来缓解配送压力,“目前站点加上兼职配送员共有十几位配送员在同时工作,整体上基本能满足站点订单的配送需求。”
政府
畅通物流 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
面对物流企业目前运力、劳力不足的现状,广州迅速组织相关区、大中型企业开展保供应链专题调度,及时协调解决人员返岗、库存运输等问题,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广州还建立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微信协调工作机制,遴选超1000家重点工信企业开展“一对一”企业贴身服务,协调相关供应商恢复物流和复工复产,帮助相关消费品工业企业在荔湾、海珠、白云、花都、南沙等区的供应商复工复产、畅通物流。
当前,医疗物资保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由于近期居民购药需求急剧增加,加上广州市人口基数大,退烧药、抗原试剂等部分医疗物资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广州市发改委表示,已根据防疫物资供给形势,加强防疫物资收储采购,加大力度满足全市防疫物资需求。12月份以来,组织收储企业、连锁药店累计调拨、投放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各类防疫物资约560万件、抗原试剂约1400万人份、药品约2000万盒等。
医药物资的生产保障是市场供应稳定的重要一环,广州市医药物资生产供应保障情况为市民所关切。广州市工信局总经济师陈键华表示,自12月3日以来,该局每天会同市有关职能部门和重点生产企业,召开抗病毒药物和抗原试剂生产及流通专题调度会,指导生产企业加强生产要素储备和市场研判。同时,积极促成本地药品生产企业与健民、大参林、海王星辰等大型药店连锁企业开展合作,进一步丰富本地药企售卖的药品种类。
近期,市民群众对一些涉疫药品和物资需求激增,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丁力表示:“我们一直很关注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市民群众对防疫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需求增长问题。”自 “新十条”实施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防护服、医用和非医用口罩、体温计、呼吸机等五大类疫情防护用品和对症治疗用的药品,开展风险防控和质量监督。严厉打击不具备相关资质的生产、经营行为,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不合格的防疫物资流入市场。(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誉建业 林婷玉 徐亚辉)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