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难买了!”近日,家住广州市黄埔区的杨先生出现了发热、乏力等症状,急需退烧类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但他发现线上线下都难以买到货。自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以来,广东各大生产企业已开足马力扩能扩产保供应,为何退烧类药品和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仍“难求”?广大市民何时才能实现“购药自由”?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急需 民众线上线下“一药难求”
“最近身边‘阳’的人越来越多,想买点退烧、止咳的药备着,但是问了几家药店都说没货。”12月26日,在广州一家药店购药的陈女士向记者表示,家里人口比较多,还有老人和小孩,备点常用抗疫药品在家,大家都放心。而市民王先生也有相同遭遇:“每天都通过各大电商平台预约抢购,每次都是准点去抢,但基本‘秒空’,预约好了也要拼手速。”
12月26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家知名连锁药店发现,布洛芬、阿莫西林、抗病毒口服液、橘红痰咳液等相关抗疫药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缺货。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目前在各大药店普遍脱销。
在大参林药店(广州长湴市场店)记者看到,抗感解热类药品货架基本空置,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店内退烧类药品和抗原都没货,具体补货时间也不能确定。”而在海王星辰(中辰路店)则有销售少量小柴胡颗粒、感冒灵颗粒等药品,但店员表示,退烧类、止咳化痰类药品和抗原仍然缺货。
大参林药店(广州长湴市场店)抗感解热类药品货架基本空置 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
近期,随着发热门诊就诊量持续增长,医院的退热药、感冒药等抗疫药品供应情况也不容乐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医院退热药比较紧缺,特别是儿童剂型的,同时,目前大部分患者进入“阳康”阶段,还出现了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惠菲宁、新泰诺其口服液等感冒止咳类药物缺货的情况。“医院目前还能保证基本供给,但是接下来货源短缺的话就没法保证了。”该负责人说道。
抗疫药品不仅在医院、药店等线下渠道紧俏,线上电商平台目前也很难买到现货。目前,京东健康、天猫买药、美团买药等电商平台均推出抗疫药品专区,有的提示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需预约并限时抢购,有的则直接显示“无货”。
记者在京东平台看到,一款“亚辉龙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20人份”的商品销售页面下,有网友提出疑问:“有人买到过吗?我连续抢了3天没抢到。”还有网友表示:“我12月14日抢到了,但到12月24日都还没发货。”
另外,记者从穗康健康生活平台发现,目前仅支持医保支付专区的“健民医药”上,祛痰止咳平喘有两类药上架,而抗感冒用药、清热解毒用药一栏上架的药物为“0”。此外,该平台还提醒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正在积极备货,需要耐心等待。
互助 邻里抱团共享抗疫物资
由于市面上难以买到抗疫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不少市民在社区群发出求助信息。“6个月宝宝发烧39℃,请问哪位邻居还有宝宝的退烧药可以匀一点给我?”“可以卖两个抗原检测试剂盒给我吗?”连日来,广州白云区各社区微信群内掀起一股“邻里互助 药品共享”的暖流,以这种抱团式抗击病毒的方式温暖着这个寒冬。
在景泰街社区孕妇关爱群,一群准妈妈和宝妈们每天都交流育儿知识。12月19日,宝妈宋女士因为防疫药品短缺,在群里求助后,迅速得到了邻居们的回应。“我在群里发布求助帖,孩子发烧了想跟邻居‘借’点退烧药,很快就得到回应。”宋女士说,在得到群内宝妈凌女士的回应后,她马上添加对方微信取得联系,凌女士很快就将药物打包好送到宋女士楼下。
纾困 企业24小时运转全力保供
12月22日,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广东省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点用药监管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共116个品种进入《目录》名单,其中有57个品种由广药集团旗下药企生产,占据了目录的半壁江山。目前,广药集团表示,旗下广州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广州白云山花城药业、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等企业已经24小时开足马力,保证生产不间断,质量不打折,奋力满足市民的用药需求。
在广州香雪制药有限公司的抗病毒口服液车间一片繁忙景象 全媒体记者彭新启/摄
“在供应备货上,我们提前做好原辅材料备货,确保充足的物料可供生产。在人力方面,组织一线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实行24小时轮班制,保障机器不停工连续生产。”广州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里水制造部的生产车间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阿咖酚散、感冒灵颗粒等入选《目录》的药品。据悉,该厂每天能生产约1200万小包阿咖酚散。为保障安宫牛黄丸、加味藿香正气丸、防风通圣丸等入选《目录》药品的生产,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专门组建320人生产保供队生产不停休、智能化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稳定高速运行。目前,安宫牛黄丸的产能已提升一倍,由原来的每天3.6万粒提升到7.2万粒。广州白云山花城药业有限公司则新引进一条生产抗病毒口服液的生产线,目前抗病毒口服液日产能可达60万支。自12月初以来,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公司推行了点对点封闭生产模式,确保生产一线职工避免感染。据该公司生产总监叶彬介绍,公司成立了保供专班,公司党支部近40名党员全部投入到保供专班行动中来。
目前,广药集团已建立起以旗下“健民医药”“广州医药大药房”“采芝林”“百源堂”四家连锁药店为主的保供体系,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位于全市的近250家保供零售药店坚持营业,并做好线上购药平台的运营,部分门店提供24小时售药服务。广药集团旗下“采芝林”“百源堂”药店还为市民提供“粤抗二号”等中药汤剂的代煎服务。
同样,为了确保药品连续生产,广州香雪制药有限公司则从原材料储备入手,让采购员及时前往山西、河北等原材料厂家开展驻点办公,将药材、玻璃瓶、铝盖等原材料及时采购到位。为了克服人手不足的实际困难,该公司一方面从周边分厂调配近百名工人支援抗疫药品生产,同时在公司组建了党员青年突击队、新员工专班、预备队三支队伍,确保感染阳性职工得到充分休息、药品生产不断供的目标。据该公司企业文化经理朱学艺介绍,为了确保公司药品连续生产,公司及时为职工准备了防疫大礼包,并在食堂每天午间供应粤抗1号凉茶,及时补充营养配餐,推出了交通补贴。
广州白云山中一、奇星药业生产线 单位供图
除制药企业满负荷生产外,抗原检测试剂生产线也正高速运转。
在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抗原检测试剂。亚辉龙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已经安排工作人员两班倒,保证24小时不间断生产,目前每日产能为600万-700万人份。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单位供图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声明提到,公司正集中全力增产扩能,短期内可实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的提挡加速。
业内 预估明年4月可实现“购药自由”
针对目前生产企业不断扩能扩产,消费者还是难以买到抗疫类药品的情况,广州一连锁药店总部相关负责人林先生认为,这种情况与官方自疫情暴发3年来严管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的购买销售政策有直接关系。
“前三年因为实施四类药品管制,导致该系列药品市场销量急剧下降,许多药品因此滞销,因此制药企业纷纷调整生产线,缩减产能,更有部分四类药生产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林先生分析,近期,面对市场对抗疫类药品的需求突增,很多药企四类药的产能都处于未饱和状态,甚至停产,再叠加12月疫情政策放开后,许多人都“阳了”,导致运输、包装材料、原料厂、制药厂等上下游配套环节都缺人手,想要短时间内恢复产能还面临着种种困难。
另一位四类药的药企从业者则透露,尽管11月份已经有了四类药松绑动向,但是药企基本都没接到明确通知,并且不是所有省份的四类药都放开,所以大部分药企对于是否加大存货、备货量都有所顾虑。
林先生还提到,冬春季节本就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叠加疫情影响,不少市民都会“囤药”,导致抗疫类药品的需求量陡增。“以我们门店为例,正常库存周转天数是45天,我们储备90天的库存量现在3到5天就消耗完了。这种情况可能会延续到明年春节前后。”
何时市民才能实现“购药自由”?林先生认为,按照目前各地疫情蔓延程度不同和药品产能区域不平衡的情况,再加上春节期间人员大量流动,对相关药品需求还将持续增大,同时春节前后人力成本大幅提升也会影响产能,保守估计明年4月份才能完全恢复供需平衡,实现“购药自由”。
政府 多部门联动加强行业引导
面对缺药品、缺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困局,多部门已加足马力积极组织应对。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介绍,目前全市正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提升救治能力,全方位、多层面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疫情高峰。同时,针对近期退热类药品供应短缺现象,会同各部门和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努力保证医疗机构药房用药,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
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公司组建生产保供队,每天点对点运送职工回酒店休息。 单位供图
广东省药监局表示,将充分发挥药品零售企业的终端药品渠道作用,营造全社会科学购药、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广东省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产品日产能超过3000万人份。
为推动生产扩能,广州市工信局向每家重点企业派出1名驻企特派员,现场协调解决的困难问题,推动企业尽快提升日产量。针对市民关心的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与医用N95和KN95口罩生产,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表示,目前企业日产量正在提档爬坡,预计在元旦前,抗原检测试剂、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有30%以上提升。
为解决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紧缺的问题,广东省加大供应力度,“数字广东”(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联合广东中旅,在线开放150万人份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预订,6.7元/支,一盒25人份装。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宏永介绍,面对广州部分医疗物资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问题,市发改委联动工信、药企,加大急需药品的生产供应。本市可自产品种,通过激励政策扩大产能;对外地采购品种,协调外地生产企业定点向广州供应所需;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的问题。据统计,12月份以来,广州市发改委组织收储企业、连锁药店累计调拨、投放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各类防疫物资约560万件、抗原试剂约1400万人份、药品约2000万盒等。(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 策划:詹船海 统筹:彭新启 徐亚辉 执行: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徐亚辉 林婷玉 通讯员钟焕桦)
责任编辑: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