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佛山市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三年三次集体协商
企业解困境 员工不“忧薪”
■集体协商现场 单位供图
落实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员工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推动行业共享用工及灵活用工……这是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推进集体协商交出的成绩单。
作为全国起步较早的照明产区,佛山南海LED照明产区曾凭借突出的先发优势、完整的产业布局、壮大的产业规模等快速崛起,成为广东省重要的LED照明产业集群之一。2019年起,南海照明协会与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携手,通过集体协商平台,在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的同时,积极回应劳动关系建设热点问题,有效实现行业资源共享,良性稳步发展,构建行业和谐劳动关系,让工联会会员单位和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协商实录
招人留人难现象突出,集体协商迫在眉睫
南海照明行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吸纳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据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主席林齐兴介绍,2018年,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成立后,他深入企业调研发现,近年来,劳动关系不断向市场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但行业内部分企业却仍在沿用过往旧的人事管理机制,造成员工意见反馈渠道不畅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员工满意度不高。同时,公司还存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员工参与度低,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待加强等问题。行业既招不到人、又留不住人的现象较为突出。
“我们开展集体协商的初心,就是要打造和谐劳动关系。”为此,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向南海照明协会提出依法开展照明行业集体协商。
随后,工联会分“三步走”为协商铺路。一是学习行业集体协商典型案例,组织企业代表和员工代表分别到江苏邳州板材行业、中山古镇照明行业,实地考察调研,学习集体协商经验;同时参访富士康集团、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了解企业在员工关怀激励、权益保障上的好做法。二是开展行业薪酬福利水平及职工敬业度等专项调研,并举办座谈会等了解职工诉求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征询各方对协商内容的意见。三是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如邀请专家讲解集体协商的作用、劳动法律法规,让企业方和员工方充分认识开展行业集体协商的意义,用好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沟通谈判的技巧和策略,进一步提高双方代表的专业能力,保障集体协商质量。
三年三份集体合同,工资福利年年增长
“每次集体协商,我们都会结合当下内外部经济环境,通过详细的调研数据报告,就南海照明行业发展中劳资双方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未来劳动关系的发展进行深入磋商,最终形成并签署职工满意、企业认同的行业集体合同。”林齐兴表示,目前,已成功签订三份协议。
2019年,劳资双方集体协商明确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基本劳动保障、职工培训教育发展、职工福利待遇提高、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五大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就技能人才升级、保就业稳工资、保障员工休息休假和劳动安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企业民主制度等方面进行集体协商。
2021年,在企业方和上级工会的支持下,职工代表方创新性提出并签署了三年集体协商协议。《2021-2023年集体协商协议》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形势和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上,针对新出台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电子劳动合同、共享用工、灵活用工、稳岗就业等方面内容,明确相关规定,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员工双赢。
企业遇事就协商,劳资关系更和谐
“工联会开展集体协商,对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很有帮助的。”佛山市南海区照明行业协会副会长、佛山市光的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齐林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的企业家朋友,因为生产运营两班倒,有些员工不想上夜班,而有些员工想通过上夜班多挣钱,人员安排不下来而发愁。他就建议朋友参考工联会集体协商的做法,先调研收集职工诉求,然后制定个性化、灵活化的上班时间,这样既满足了员工的生活需要,又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要,不仅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劳资关系的和谐。
一直以来,广东康荣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集体协商、职工服务方面都是行业典范,该公司工会主席倪全安更是作为职工方代表,在行业集体协商上为职工争取权益。“如今,通过集体协商,南海照明行业企业不断加大对职工的投入,提高职工的薪酬福利水平,依托行业、政府、社会化服务,为职工提供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倪全安说。
现场回放
“共享用工”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在南海照明行业中,一些企业订单稳中有增,企业出现“用工荒”;一些企业却订单严重萎缩,工人无活可干。为了稳就业,促进照明行业健康发展,工联会把“共享用工”作为当年集体协商的议题之一。以下为工联会与职工代表、企业代表间的协商对话还原。
工联会:今年,“共享用工”这种新的用工模式开始火爆。“共享用工”就是让员工在企业之间临时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再分配。目前,我们行业有些企业订单“爆满”,面临用工紧缺难题,有些企业却“闲得慌”。我们的职工主要集中在狮山镇、丹灶镇以及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大家都在附近工作和生活,有地理优势,对工序也熟悉,所以打算在行业内推行共享用工。
企业代表1:现在受大环境影响,订单量不稳定,我们有些员工因为收入减少而离开。但是订单一多,留下的员工就要加班加点,“牢骚”较多。
企业代表2:目前,我们订单量不足,但又不想让员工离开,怕以后很难招回来。如果有共享用工,我们可以参与,这样既可以减少企业压力,又可以增加员工收入。但就怕员工觉得其他企业的福利好,要跳槽怎么办?
职工代表1:如果把员工派去别的企业,社保谁来缴?如果员工在其他企业受伤了,算谁的?
工联会:针对你们反映的问题,法律专家表示,员工被借调期间,社保和工资均为原单位支付,其间受伤,可以由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并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承担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合作企业双方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补偿办法结算费用。此外,工伤、跳槽等问题,双方也可作相关约定,写入“共享用工”合作协议。我们工联会会派专人跟企业对接细节,以保证双方合法权益。
最终,职工和企业的顾虑消除了,“共享用工”“谈”成了。
工友体验
吃下“定心丸”,工作有动力
自南海照明行业开展集体协商后,不少员工吃下了“定心丸”,工作起来更有动力。“共享员工”小李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李所在的企业订单减少,大家只能轮流上班,工资也减少了大半。“没想到,工联会又给了我们‘二次就业’机会。”小李表示,工联会把共享用工纳入协商协议,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消除了自己的顾虑。于是,他勇敢踏出第一步,成为了“共享员工”,工资又恢复到了疫情前。
集体协商不仅让员工顺利渡过了疫情的艰难时期,也为劳资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现在已回到原单位工作的小李说:“通过集体协商,员工能将心里话说出来,大家的很多合理诉求也得到了公司的重视并想办法解决,我感觉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点评
聚焦急难愁盼,协商行业发展
佛山市总工会权益部部长邓新明: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通过开展行业集体协商解决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用工难问题,在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赢得了业内企业的赞许,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总结南海区照明行业工联会的做法,以下几点值得推广:一是充分调研,倾听了解职工、企业双方共存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扎实走访,学习了解其他行业的做法与经验;三是发挥行业带头人示范作用,让劳资方共同提升对集体协商工作的认识水平;四是扎实拟定协商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责编:孙科琳
二审: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