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新质生产力大放异彩(引题)
世界级湾区“朋友圈”正活力四射(主题)
吕恒聚(右一)向学员讲解装配工艺。单位供图
南盼在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现场。全媒体记者徐丘濂/摄
张琦展示垃圾“变废为宝”的资源化产品。全媒体记者马大为/摄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与已运营的莞惠、佛肇城际串联贯通,形成一条258公里,连接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最高时速200公里的湾区东西向主通道。这条“四线贯通”的超长城际线路因其运营方为广州地铁集团,也被称为“湾区大号地铁”。
“湾区大号地铁”不仅在物理意义上把粤港澳大湾区串联起来,更是让人才、资源、产业、技术等要素更快更顺畅地流动起来。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步入提档升级、纵深推进的阶段的局部缩影;放眼望去,粤港澳大湾区在更广区域、更多领域、更大范围里,正实现着更加多维、多面、多层的互联互通与共谋共赢。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届满5年之际,在省委“1310”具体部署成效渐显之时,本报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和劳动故事,以此展望大湾区加速聚集新质生产力、焕发强劲发展动能的广阔前景。
产业版图高新高质
“环境好、政策好、人才资源足,是创业者追逐梦想的地方”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原点,也是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其“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使命。
坐落于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是省内首个火箭制造基地,也是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基地,其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26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的最高纪录。
谈起参与总装“广东牌”火箭,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宇航”)吕恒聚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吕恒聚特别自豪。他曾就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装事业部,退休后来到中科宇航。每天,他都提早到厂房检查部件情况,不缺席每个班组的班前会,及时为大家答疑解惑,多强调、多提醒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得发挥好经验价值,让他们少‘踩坑’,少走弯路。”
将上万个零组件组成部段,再将各部段拼接形成完整火箭——火箭总装工程是火箭发射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卡,过程最为复杂,容错率为零。在带教各班组成员时,“做事有依据”“做事要依据”“做事看依据”是吕恒聚最常教导大家的话。而背兜子、拿盒子这种简单的动作,同样是吕恒聚从业40余年的经验之谈:“总装过程中,应用的零组件不计其数,容易导致多余物,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出错。”多年来,他都保持着每天复盘工作的习惯,对有疑问、不确定的点位,无论位置高低,都坚持亲自查检。
作为商业航天新质生产力,液体火箭以其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的优势成为发展趋势,推动商业运载火箭迈入航班式发射新时代。如今,以吕恒聚为代表的一批航天人正不断开拓商业航天产业链,一步步把逐梦苍穹的梦想变成现实,助力广东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吕恒聚告诉记者,“力箭二号是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终极目标是实现可回收技术,从而带动太空旅游等一系列太空经济的发展。”
“广州南沙环境好、政策好、人才资源充足,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发展沃土。”吕恒聚表示,这里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方面产业基础优势较强,中科宇航能够更好地与优秀企业合作,为商业航天产业在南沙落地生根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南沙出台“科技创新母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探天九条”等,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型初创企业倾斜,为中科宇航提供了资金支持。“让我们可以踏踏实实地抬头望路、埋头创新,集智攻关液体火箭回收等关键核心技术,让粤港澳大湾区‘上九天’梦想照进现实。”
《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力量布局不断完善、协同创新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这里是创业者追逐梦想的地方,必将给创业团队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俊奇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创办了这家科创型生物医药企业,自研自产高精尖仪器“智能化呼气分子分析色谱仪”。为了这款核心产品,围绕芯片加工、软硬件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他组建了一支70余人的高端技术团队,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工作节奏十分紧凑,白天在实验室传授技术,晚上总结管理得失,周末与广州各大医院开展战略合作洽谈。”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2023年,团队自主研发的首台呼气超灵敏呼气分子分析色谱仪面世。
据了解,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湾顶”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汇聚知识型人才、发展知识型经济,打造知识创新高地,大力吸引国际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历经十余年的开发建设,这一世界级园区,正逐渐成为激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活力的纽带。
邓兆华正是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广阔的发展前景,选择到中新广州知识城工作,目前在广州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信息担任科技部ERP系统分析工程师。入职以来,他将机器操作员的动作特性设置成提前预警功能,避免生产事故;编写程序让系统帮助计算生产系统报表数据,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进了大湾区,大型跨海工程一个接一个忙个不停”
《纲要》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港珠澳大桥开通旅游试运营,香港机场三跑道正式启用,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投入运作,广汕高铁开通运营,深中通道全线贯通……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黄茅海跨海通道是串联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大工程,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这几年,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太‘猛’了!我有幸参与其中,实在是自豪得很。”3月20日,在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的施工现场,55岁的高级焊工于国政焊接完最后一片钢箱梁,高栏港大桥顺利合龙。
于国政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生产基地的高级电焊工。“10年前,我跑了很多城市,做过不少基建项目,但规模都一般,用钢量在1万吨左右。直到2016年7月,我参与港珠澳大桥合龙段钢箱梁的制造,才知道大桥主桥钢箱梁用钢量达42万吨,中国制造的能力让我震惊。”
“进了大湾区,一个接一个的大型跨海工程让我们忙个不停。”据于国政介绍,2018年初,他承担南沙大桥钢箱梁的焊接带班任务;2022年9月,他参与深中通道钢箱梁合龙段焊接;2023年,他又接到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钢箱梁制造任务,并成为高栏港大桥钢箱梁吊装后的焊接班负责人。
于国政表示,每到一个基建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海面上露出成排的桥墩。一年半载后,一排排桥墩铺上桥面后,变成宽敞的高速公路。“这种一天一个样的变化,也只有我们建设者才能感受到。”
中铁大桥局黄茅海跨海通道T4合同段工程部副部长南盼也有跟于国政一样的感受。时隔多年,南盼仍记得2020年12月项目进场时,这里仍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旁边是通过吹填造出的陆地。“大风吹过,满脸黄沙。”这位来自西北的汉子不免生出疑惑:“这是大湾区吗?与想象中的繁华根本不搭边。”
“如今,大不一样了。”站在桥上,南盼颇为感慨。过去三年,他亲身经历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座主塔从深海打桩,一点点“长”上来,到如今直插云霄。他说,最难的莫过于建设过程中一次次爬塔和混凝土浇筑,前者是施工安全的前提,后者是施工质量的保证,两者都要兼顾。
都知道桥越高越难造。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主塔高254.7米(含塔冠),大桥桩基基础最深达地下79.85米。如何将混凝土泵送上254.7米的塔上?南盼说,高墩混凝土浇筑作为主塔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大难题。难就难在,泵管压力小,混凝土不能泵送上顶。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和同事制定了更换高压地泵及加压泵混合的施工方案:定制一台功率达到372kW的地泵,并通过优化泵管的水平管长度、严格控制粗骨料级配和针片状含量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降低泵管堵塞概率,避免高墩出现冷缝和不密实等质量缺陷。
海域施工,现场湿度大,楼梯潮湿容易打滑,为此,项目部在每根脚撑上都包裹了防滑橡胶套,确保安全生产。从桥面到塔顶182米距离,南盼每天好几个来回。
记者跟随南盼的脚步,通过一条陡直的步梯,再转乘电梯来到位于桥底下、海面上的项目部生活区。只见一顶巨大的“帽子”置于此,南盼告诉记者,这是完整的主塔塔冠,重达42.5吨,需要拆分成4块再吊装上去定位安装。说话间,南盼指导工人拆卸塔冠。3月29日,主塔的“帽子”戴上去了,这前后花费了15天。南盼说:“每一步走来都很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生态环境宜居宜业
“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让城市更清洁、更绿色”
2023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来到深圳市腾浪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腾浪”)考察调研,对其端到端处理餐厨废弃物的完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给予高度的评价,就推动内地与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打造此类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达成共识。
《纲要》要求,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而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定位之一即是“可持续发展先锋”“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
2021年,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的前海片区完成扩容,已具备空港枢纽、海港枢纽、会展商务、现代服务等国际湾区核心发展要素。2023年发布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前海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腾浪就坐落在前海片区。“经过多年努力,我们走在行业前列,利用尖端生物技术将普通餐厨垃圾转换成优质生物蛋白,可作为进口饲料原料豆粕的有效替代,缓解我国饲用豆粕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深圳腾浪总经理、科创带头人张琦告诉记者,从精细分类到高值资源利用,该企业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个过程不仅减少了垃圾填埋和焚烧的环境负担,还提高了传统的价值利用率。“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让城市更清洁、更绿色。”
让餐厨垃圾变成高价值的资源,关键在于先进技术。此前,深圳腾浪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但高价的进口设备并不适应国内的情况,经常出现故障。“一方面,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别于国外,餐厨垃圾多是汤汤水水。另一方面,当时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餐厨垃圾里经常夹杂着生活垃圾。”张琦解释道。
在技术攻坚的6年间,深圳腾浪进行四次技术升级,终于,张琦团队研发出一套适合我国餐厨垃圾特性的大型高效自动分选技术,平均能在5分钟内处理1吨垃圾,仅用8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就实现了600吨的日均处理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今,深圳腾浪还拥有成熟的破袋工艺,让前端居民可以把装有餐厨垃圾的袋子一并丢进餐厨垃圾桶里。
将垃圾变废为宝,这是深圳腾浪创立以来始终自觉担起的使命,也是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另一个棘手的难题。通过与多家国家级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张琦团队探索出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的新模式。她说,我们将餐厨废弃物制成优质生物蛋白,而大家最关心的地沟油、潲水油经处理加工后成为航空燃油的原料出口至欧盟,既环保,又捍卫了食品安全。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扎根环保行业10年的张琦表示,“我深刻理解到,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前沿观察
朝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迈出坚实步伐
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表示,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深化改革开放,调整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适应的制度或环节,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一方面,可发挥港澳高等教育国际化优势助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推动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聚焦培育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人才需求,围绕核心技术与关键问题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引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供需机制、培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以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可发挥港澳对接国际规则的优势,稳步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大湾区内外互联互通水平,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共享大湾区发展机遇。
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朝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蓬勃生机。
展望未来,谢宝剑表示,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粤港澳大湾区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与环湾区的战略联动,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形成制度型开放高地,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支持港澳更好地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大湾区将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大放异彩,助力香港增强动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大湾区将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地发挥作用。
(来源:南方工报 总策划:张英姿 策划:詹船海 郭子健 作者:全媒体记者 马大为 徐丘濂 王艳 彭新启 通讯员 韩冬冬 麦茹俏 胡建钢)
责编:蒋灵茜
二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