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务社工定位不清晰、门槛高、“入院”之路不平坦

2020-03-04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王艳 林婷玉 杨婷 廖培金
分享:

1111.jpg

■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个案分析服务  李春苗/摄

downLoad-20200304164541.jpg

    ■广州市家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患者义卖活动  刘梦华/摄

  南方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艳 林婷玉 通讯员 杨婷 廖培金)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洪山体育馆) 采取“医务+社工+心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让医务社工进驻方舱医院疏导病患,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早在2008年,我省就启动了医务社工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100多个项目的300多名医务社工分布在公立医院、社区医院、民营医院、优抚医院、医疗卫生行政系统和社区中。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他们为医患及其家属提供线上心理辅导、电话探访、上门探访等服务,有效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但医务社工却面临从业者少,不被医院重视等问题。专家建议卫生、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合力推动医务社工进医院。

  现实需求:安抚疫情中患者情绪

  “社工,骨科有位患者住院挺长时间了,最近情绪有些低落,你们能过来看看吗?”2月10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护士长联系广州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希望医务社工能安抚疫情期间的患者以及协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原来,患者李阿姨两个月前来到医院治疗左膝化脓性关节炎,由于医院实施防疫严控措施,家属不便到院探望, 她的住院生活被突然打乱,很沮丧。在和医务社工交流的半个小时内, 李阿姨痛哭了两次。社工耐心安抚,李阿姨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随后,医务社工教会李阿姨通过网络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并帮她将物品从快递箱取出、消毒后送到病房。如今,李阿姨逐渐找回了生活的主动权,慢慢适应因疫情而发生的种种转变。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位医务社工都非常繁忙。”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医务社工服务总主任吴淑婷告诉记者,疫情期间, 医务社工面对面的工作方式减少了,大部分时候都是利用网络开展关怀辅导等工作。比如医务社工配合医院开展防疫值守监测、防疫资讯宣传、病人电话访问关怀、取药寄送(与医疗团队协作形成共识)、健康生活倡导宣教、病人心理情绪关怀辅导、关爱医护人员资源链接、患者线上健康主题活动等。“这个月,我们联系了5000多份口腔护理三件套以及数批能量食品,送到需要的医院,还为近1000名医护人员提供义剪服务。”

  行业现状:医院认知不足导致从业者少

  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2月,是响应“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而成立的广州市首个注册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至今,团队在广州、佛山、中山、香港等地发展了8个独立注册的机构,目前有全职员工300多人。其中,医务社工25名,占比不到10%。

  “医务社工少的主要原因是其社会认知度低。”吴淑婷说,医务社工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医院对医务社工的认识还不太清晰,很多单位甚至不太明白医务社工的作用。医务社工的服务对象在医院,但是很多从业者都感到“入院”之路不平坦。从业刚1年的曾倩是广州一家医院驻点社工,她每天除了导诊外,只做一些医院志愿服务工作,比如帮助有需要的病人办理手续,或者取药等。

  “其实医务社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种,它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广州市家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刘梦华做了11年社工,本科硕士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他,长期学习基本医疗护理知识,能够融入医院的医疗团队,可以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心理社会需求评估,并且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资源转介服务。

  医护人员给患者提供生理上的帮助,医务社工给他们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支持。

  20多岁的小陈患了重度抑郁症,三次割腕想自杀。他休学在家一年半,不爱出门,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如果再过半年还不能返校,他的大学学籍就会被注销。刘梦华多次探访,逐步与小陈建立了信任关系。他了解到小陈特别喜欢打羽毛球,就邀请小陈参加越秀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的羽毛球小组。刘梦华通过运动让小陈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让他打开心扉,重新接触外面的世界。羽毛球小组结束后,小陈与一同参加活动的阿杰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外出活动。同时,医务社工也采用CBT(认知行为治疗)手法,为小陈提供个案辅导服务。在一次个案辅导结束后,小陈感慨道:“原来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世界,世界也变得不一样了。”如今,小陈已经重返校园。

  专家建议:完善医务社工服务体系需多部门推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国家已经将医务社工纳入医疗改革。2017年底,国家公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很多从业者欣喜地发现,医院与医务社工的合作在不断加深,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医务社工的认识也在加深。“作为医院的专职医务社工,我们会跟着医生去查房,或者在医护大会上作介绍,甚至到高校开主题分享会,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大家对医务社工的了解。”吴淑婷说。

  中山大学社工教育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黄观翠教授认为,我国的医务社工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广东、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医务社工需求大,医务社工服务有所发展,大家对社工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随之又面临“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比如,我曾经牵头为一家医院制定了医务社工服务标准,明确要求社工和病患的资源配比,但大多数医院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黄观翠表示,医务社工的工资普遍较低,加上其专业性强,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而政府对于如何完善医务社工服务又没有明确的扶持政策,导致从业意愿不高。”她建议,卫生、民政、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将医务社工有计划地引进医院,完善制度标准,推动医务社工服务覆盖面扩大。

  南方工报责编: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