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产改中满足产业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方工报评论员 詹船海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24年10月12日印发,这是工界重磅消息,于全社会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消息,它事关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使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更近、更高水平的目标。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一晃七年,这项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一,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其二,“技能宝贵”的价值观已成共识,“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制度亦呈普遍之势,而“工匠精神”更在全社会扎根开花。其三,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感觉更强了,真正成为“宏大叙事”中的主角。其四,2022年1月施行的新修订的《工会法》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明确为工会组织的法定职责。
“产改”入法,说明它具有长期性,可以持续走深走实,可以从成功走向成功、从收获走向收获。所以值此金秋,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键时段,我们又见《意见》出台。
细读《意见》,既感到“曾相见”,也感到“新意来”。
《意见》仍然遵循《方案》的总体思路,但又突出地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作为一个大的方面展开,使“主人翁地位”更加坚实清晰地落在民主权利的制度安排上,还指向“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老业务”,显示“产改”的法定性、继承性,以及“深化性”。如具体关于厂务公开,《方案》中是“推进”,而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深化”。
《方案》的改革目标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而《意见》的“总体要求”提出“三感”:通过深化“产改”,使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在坚守“宏大”的同时,更尊重产业工人的利益诉求,这就是“新意”,也是满满的诚意。我们已知,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需要充实和保障,对照这里的产业工人需要增强的“三感”,可知要求是提高了,且更有针对性。亦即,要使产业工人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不仅是建功立业的中坚,也是收入的中坚力量。
《意见》第六章就眉目清楚地标题为:“维护劳动经济权益,增强产业工人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这部分第十四条写道:“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收入”。具体是“坚持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并提出要“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这都是对《方案》的深化,将《方案》中原有的信息凸显出来,令人一目了然、了然难忘。让产业工人中产化,从现在起,可以有这样一个理想了!
《意见》的“总体要求”还明确提出“深化产改”的主要目标之一:要使“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评选省级工匠,广东从2016年就开始了,走在全国前列,至今共产生110名“南粤工匠”。2018年起,全国总工会、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大国工匠评选活动,两年一届。至今广东也产生了乔素凯、张路明、母永奇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继评选“南粤工匠”之后,广东各地市跟得很快,也纷纷推出市级工匠,有些地市还推出区县级工匠。近4年来,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评选出“宝安工匠”80名,其中石岩街道就有18名,堪称“工匠一条街”,成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也是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尖锋力量。这都是我们“曾相见”的故事。
评选工匠,初旨还单纯在于“弘扬工匠精神”,后来也有意将其作为赋能“产改”的举措,以工匠精神型塑产业工人队伍的灵魂,以宣传表彰活动促进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以工匠技能带动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提升,将工匠与劳模资源并轨,一起开展宣讲活动,一体成立“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等等。这些,都“曾相见”;现在,又明确写入“深化产改”的意见中,将或限于局部或时效中的创新动作变成普遍和长期的规定动作,使我们做起来更有依据、更有信心、更有成效、更可考量。这,就是“新意来”。
《意见》中继往开来的“新意”还有很多。如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创作出版、制作播出更反映产业工人风貌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等社会公益阵地作用,面向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普惠制、普及性技能培训服务、推进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加强巾帼工匠培养,等等,都是我们已经有了创新实践的,或正欲谋划有为的,或亦曾灵感一现想做的,可看到它们转化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意见》,作为南粤工会人,我们既高兴,也有压力和动力。(来源:南方工报)
责编:刘晓丹
二审: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