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在南沙发生劳动争议 港籍仲裁员耐心释法促双方调解

2024-01-0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许接英 邓倩莹
分享:

W020240108473208825284.jpg

港籍仲裁员黄江天(后排右一)为当事人释法。单位供图

  南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邓倩莹)“原本以为我们香港居民在内地申请劳动仲裁会很复杂,没想到从申请交资料到立案都非常便利,我还享受与内地居民同等的法律援助服务……”香港90后陈先生在广州市南沙区就业,与公司发生工资争议后,他向南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交了仲裁申请。

  原来,在南沙某软件公司工作的陈先生,因与公司对工资的计算产生不同意见,在2023年年底向南沙区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我在网上公开信息看到,在南沙就业的港澳居民也能申请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便按照指引到就近劳动仲裁收件窗口递交相关资料,3天收到了受理信息。”南沙区劳动仲裁委经审查,确认陈先生的仲裁请求符合立案条件、陈先生也同意调解,遂按照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为其指派了调解员。

  1月5日,因案前调解不成,陈先生与某软件公司的劳动争议案在南沙区仲裁委第二仲裁庭如期开庭。这是一起内地企业与香港劳动者之间、发生在内地的劳动争议案件。香港籍仲裁员黄江天参加合议庭,以便于发挥与香港同胞“同声同气”优势,更利于释法说理,促成服裁息诉。经黄江天耐心释法,双方在庭上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黄江天自2019年9月获聘为全国首批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后,就经常到南沙来“上班”。他说:“港澳同胞到内地就业创业,难免会发生劳动争议。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在法律体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更考验我们粤港澳融合发展过程中社会治理的智慧。”

  在庭前准备、庭后合议环节中,黄江天仲裁员与其他合议庭成员深入讨论内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并分析对比内地与香港在解决同类争议方面的异同之处,提出两地相互借鉴、融合发展的建议。

  “开庭前,我还对在内地‘打官司’有点忐忑,后来发现内地的庭审很公开公平,还专门安排了香港籍仲裁员参加庭审,耐心释明两地法律差异、举证风险等,我也了解了内地劳动争议的处理流程。我相信劳动仲裁会依法保障港澳打工人的合法权益。”陈先生感慨道。

  链接

  港澳仲裁员累计参审内地劳动争议仲裁案200多件

  港澳仲裁员不仅是跨境就业劳动者心中的“安心石”,还是宣传内地法律法规的“普法者”,是粤港澳劳动关系共商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宏大图景生动的诠释。

  翻开南沙区劳动仲裁员名册,49名内地仲裁员、10名港澳籍仲裁员、11名港澳籍调解员映入眼帘,他们在不同法域之下对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据悉,他们已累计参审内地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00多件,持续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合作化解、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通车、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出台,人力资源要素的跨境流动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涉港澳劳动争议也存在潜在增长趋势。南沙区在劳动仲裁领域探索创新,走在全国的第一方阵。全国率先聘任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调解员、率先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机制、率先搭建港澳籍仲裁员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劳动争议合作化解平台、率先建立涉港澳劳动争议仲裁庭,“四率先”做法以劳动仲裁为“小切口”打造港澳规则融合衔接高地。

  责编:蒋灵茜

  二审: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