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法院通过新案线索重启旧案,“以破促执”破僵局(引题)
10名劳动者成功追回欠薪50万元(主题)
南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刘静 谢怡菲)“破产?如果公司都破产了我的钱更拿不回来了!”“到账了!多亏了法官的坚持,我们才能拿回自己的工资。”一位劳动者不停地向法官表示感谢。劳动者对法院的态度为何出现如此大的转变?原本“无财可执”的被执行人为何又能支付工资?8月21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白云法院”)公布该起案例。
劳动者追薪无门
法院“执破融合”破僵局
陈某等10名劳动者为某科技公司的员工,因该公司未足额给付劳动报酬,陈某等人诉至法院,请求该公司支付欠付的劳动报酬共计50余万元。胜诉后,陈某等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调查,该公司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法官上门查找发现,该公司已不在工商登记地经营,法定代表人兼大股东徐某去向不明,法院遂裁定终结本次执行。正当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之时,执行法官灵机一动,结合近期“执破融合”专项行动对该系列案予以继续攻坚突破。
“或许你可以在执行过程中申请该公司破产。”执行法官成功联系上一名仍在广州工作的劳动者,并为他分析了执行中申请企业破产的各种可能结果。最终,该名劳动者在法官的耐心解释下打消了疑虑,表示愿意配合法官,将某科技公司系列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继续深挖摸清该公司名下的资产状况。白云法院遂将该系列案件移送广州破产法庭进行破产审查,广州破产法庭经审查后立案受理。
公司债务清偿完毕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实现双赢
在积极引导劳动者申请“执转破”的同时,执行法官在另一起以徐某作为被执行人的新收在执案件中,发现其名下有一套外地房产,并已由轮候上升为首封,遂开始积极启动房产的前期调查工作,为进一步处置房产扫清障碍。
在多重执行措施的压力下,徐某终于愿意正视问题,向白云法院提出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申请,并在破产案件开庭前一周筹集资金一次性结清公司债务。10名劳动者纷纷从各地向法院寄来结清证明。同时,徐某表示正在与合同纠纷案的债权人积极协商处理其个人债务,希望法院暂缓拍卖其房产。鉴于徐某还款态度积极并有实际行动,白云法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同意给予徐某一定的宽限期,暂缓处置投资人的房产。
2024年5月15日,徐某的个人债务30余万元处理完毕,债权人向白云法院提交了结案申请。至此,某科技公司的公司债务(10件劳动争议)和徐某的个人债务均已全部执行完毕。5月2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查明某科技公司的全部现有债务已清偿完毕,判定终结广州某科技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该案中,法院通过新案线索重启旧案、“以破促执”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及其投资人化压力为动力,主动筹集款项清理完毕公司债务和个人债务,不但让劳动者拿回劳动报酬,还让小微新型企业避免了破产命运,投资人的主要财产和创业实力得以保存,圆满达成挽救小微企业、令劳动者安心满意、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高效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责编:蒋灵茜
二审: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