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最催泪一集上映 “大国焊匠”的一件“破工衣”被母亲收藏十多年

2022-12-14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黄细英
分享:

  许多职业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有的甚至从工衣就能看出来。12月11日晚,纪录片《南粤工匠》第四集全网热播,堪称开播以来“最催泪”的一集。本集中,摄制组将镜头对准2018年度南粤工匠、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火电”)焊接培训中心技能指导教师、高级技师刘仔才,揭秘这位“大国焊匠”的“传奇”工衣。

  在要求极高的核电工程中,刘仔才担任首席焊匠冲锋在前,铸造大国装备;在工艺精湛的技术传承中,他变身金牌教练倾囊相授。片中哪个环节“最催泪”?“传奇”工衣背后有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个紧急任务,让他再次回到焊接一线

  曾斩获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冠军的刘仔才,从顶级“焊王”转型焊接教练已有十年。一个紧急任务,让他再次回到焊接一线。

  影片伊始,就展现了刘仔才背上工具包出现在华润西江发电厂建设施工现场的身影。热电厂高压高温管道安全要求极高,需要对所有焊口进行内部射线检查,所有焊接口不能有一丝瑕疵,而且施工环境复杂,操作位置困难,因此对焊工的要求特别高。与焊花共舞二十载的刘仔才,是为数不多的胜任者。

4_148531_b.jpg

刘仔才正在焊接

  “师傅,这种接头怎么接更平稳均匀一点?”

  “它的熔池是个椭圆形,焊条的药皮刚好拉到最高点就走,一刷就看不出接头在哪里了。”

  施工现场里的一问一答间,尽显刘仔才的耐心与专业。

  “这个地方管道多,缝隙太小,人进不去,焊口看不到,只能用镜面焊,通过观察镜子的反射来焊接对面的焊缝。”此次“江湖救急”,更是因为需要刘仔才的镜面焊技术。

  镜面焊,就是依据镜面成像原理,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焊口位置附近放置一面镜子,通过观察镜子内的熔池来控制焊接操作,这是一场左右手的协同作战,更是一场对眼力和脑力的逆向挑战。练就这一技能,需要焊接者经年累月的练习,更需要他们打破思维惯性的勇气,镜面跟现实的左右相反,让镜面焊操作难上加难,唯有焊工界的极少数高手能担此重任,刘仔才便是这样的极少数。

  “以前我也没学过镜面焊,一开始我用卫生纸模拟管道,在卫生纸前面放一块镜子,我就看着镜子拿笔,比较焊钳在看着镜子,在卫生纸背面写字,因为镜子里面的前后顺序跟现实是相反的,很容易把前后方向搞反。思维不转变的话,很难学,困难位置两只手都要会焊,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刘仔才表示。

  在刘仔才的职业生涯中,类似这样的技术邀约如纪录片中呈现的一直源源不断。

  因材施教,培育出1500多名新生代“焊匠”

  材料、温度、电压三者产生的化学反应,变化万千,是焊接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在掌握这种微妙的平衡之前,刘仔才燃尽了百万根焊条。

  2004年,从韶关技师学院毕业的刘仔才进入广东火电,从事一线焊接工作,一做就是8年。“刚学这个焊接的时候,一般早上7点半上班,干到晚上9点多,一天10多个小时,一天的焊接量相当于学校两个月的焊接量。”从一个学徒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压焊工,一般需要四五年时间,而刘仔才只用了一年半。

  新入行时,刘仔才平均一天焊150根焊条,有时能达到500根。他身上很多伤疤都是在那时候留下的。“皮肤基本被‘烫熟’,等把面罩打开,把铁水拍打出来时,皮肉已经脱离。”刘仔才说。

  刘仔才没有畏惧困难和伤痛,而是把它当成一种人生的磨砺。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必须勤学苦练,成为一名高手。

  同事透露,刘仔才坚守在工地一线,别人不愿干的活他都抢着去干,各种困难位置的焊接他都愿意去尝试。

  2012年,刘仔才在国际焊接比赛中赢得钨极氩弧焊冠军。当年的焊接小兵终于成长为“大国焊匠”。

  焊接是一门辛苦活儿,既要忍受高温作业环境,又要面临被火花灼伤的危险,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高级焊工的供不应求,让刘仔才分身乏术,将一身绝技传承下去,迫在眉睫,“不培养出来的话,施工现场的疑难杂症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

  片中就记录了刘仔才在焊培中心培养学徒的一幕。为了锻炼左右两只手的灵活度,刘仔才让学徒们进行左右手同时夹花生米比赛,别样的培养模式给枯燥的焊接增添了不少乐趣。

  如今,刘仔才可谓“桃李满天下”,1500多位学徒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新生代“焊匠”。

  2017年,徒弟余峰在国际焊接大赛中收获钨极氩弧焊青年组个人一等奖,去年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余峰表示,“除了技术之外,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师傅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

  被母亲收藏十多年的“破工衣”,背后故事催人泪下

  每件浸透腹背汗水的工衣背后,都是鲜活的人生。片中,最让观众感动的是刘仔才的母亲收藏了10多年的一件“破工衣”。

  端午,龙舟水不期而至,这是刘仔才每年的归乡之际,刘仔才回到韶关市翁源县的农村老家,跟家人一起包粽子,用煤炉煮粽子,吃粽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5_148532_b.jpg

刘仔才的母亲收藏十多年的破洞工衣

  妈妈来到房间,从衣柜的最深处找出一件工衣,展开一看全是破洞,看着它,刘妈妈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他不知道,我放到最下面藏着。你看,烧的洞多大呀,我洗这个衣服的时候哭,晾的时候也哭,收的时候也哭,他的荣誉是很辛苦得来的。每次看到他的荣誉我都想到这件衣服。”镜头中的刘妈妈哭着说道。

  最近工作怎么样?辛苦吗?还失眠吗?……难得见一面,母子二人用家乡话聊天期间,刘妈妈开始关切地问候儿子。刘仔才咽下心里的苦,回答一切都好,让母亲宽心。

  职工点赞

  以“大国工匠”为榜样 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

  当晚,许多公司纷纷组织职工观看《南粤工匠》,引发了热烈反响。

  “每一道伤疤都是一枚奖章,作为同行感触颇深,也为他感到骄傲,更应学习传承他的工匠精神。”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电焊工张少飞表示,刘仔才以精湛的技术,以及“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产品当精品”的工匠精神,铸就成新时代“焊王”。“作为一线产业工人,我将以‘大国工匠’为榜样,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提升自身焊接技能水平,实现技能报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张少飞说。

6_148533_b.jpg

纪录片剧照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班组长游润东则表示,大国工匠出身于一般家庭,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非凡的业绩,让其感受良多。“我是2015年大专毕业到车间开始上班学习的,跟我同期进来的小伙伴耐不住寂寞与辛苦,一个个离开了,然而我坚信技术的打磨不是一蹴而就的。”游润东说。2017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公司给予的平台和机会,竞聘成为公司最年轻的班组长。

  “看了纪录片后很感动,特别是他妈妈拿出的那件工衣,工衣里面还烧了很多洞,透过这个,我能感受出来,刘仔才当年是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历练过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农民工、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吴成平表示,刘仔才做焊工,一干就是18年,还掌握了极少数人会的镜面焊,他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挥精品意识,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这就是工匠精神。(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责任编辑: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