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艳)1月13日上午,政协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广州珠岛宾馆开启。6位委员依次亮相,聚焦科技、环境、人才、就业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2023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从化分院院长、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岳学军提出,要利用科技为岭南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做到农民联网、农村联网、农业联网。利用大数据推动智慧农业种植,推动农产品云平台建设。
“抬头就有蓝天白云,呼吸的是新鲜空气。”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仇荣亮建议,打造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广东蓝”,完善广东空气污染治理体系,提升空气污染监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如何打造湾区人才“蓄水池”? 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杰出商界女领袖协会主席张嘉琦建议建立大湾区人才创新互通机制,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协作,统一人才资历认证标准,扩大资历认证范围,推动大湾区内人才互补共享;并设立“大湾区人才学院”和“大湾区人才网”,大力推广大湾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时更新人才政策信息,实现人才配置更快速、更精准。
围绕如何优化创业就业服务,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桦提出,要整合发布就业创业信息,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发布专栏,精准推送、解读就业创业政策,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收集、涉企政策分类推送、企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工作机制,并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等手段,逐步实现向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精准推送相关就业创业政策信息。
在如何进一步高标准建设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推动海外华侨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方面,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小彪建议找准试验区功能定位,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平台。此外,还要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构建电子围网系统,支持存量土地开发。
“5分钟一道菜、8分钟做个汤”,省政协委员,民进湛江市委会主委、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李广丽提出,深挖优势资源打好特色牌,打造原料优势、品牌优势、链条优势,开发推出丰富多样、“粤味”浓郁的农家预制菜品。打造联农带农价值共同体,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加快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