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17条举措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4-05-24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黄细英
分享:

  南方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细英)加快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助推制造强省建设!近日,广东省人社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强省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与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

  到2027年培养1000名全日制学制技师

  《实施方案》主要围绕我省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优势明显但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痛点难点靶向施策,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具体而言包括五项工程,共分解细化为17条举措。

  《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制造业当家技能人才支撑工程。包括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行动计划、健全产业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探索打造技能型制造业企业。建优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推动21个地市、各产业集群全覆盖,大力推行学生学徒、技培生学徒培训。鼓励各地探索打造技能型企业,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共富链条。

  实施技工教育与制造业共同成长工程。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开展省级优质专业遴选工作,分批次扶持建设100个以上与广东制造业当家和产业有序转移紧密对接的省级优质专业,对优质重点专业按每个150万元标准、优质培育专业按每个100万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

  从2024年秋季开始,推动全省技师学院开展学制技师培养,紧跟制造业等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规范学制技师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扩大学制技师试点专业范围,学制技师试点专业范围扩大至《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22年修订)》和《广东省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16-2023年)》中含有预备技师以上层次专业,以及部分市场急需技师层次人才的新专业。2024年-2027年,共培养1000名全日制学制技师。

  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技能工资单元

  针对制造业产业对技能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制造业企业设置技能工资单元等多项措施。

  实施技能竞赛助力制造业企业发展工程。包括强化技能大赛引领改革机制、创新开展产教评技能就业大赛、加大职业技能竞赛成果转化。支持链主企业立足制造业领域的新职业新工种组织开展产教评技能就业大赛,以企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设置竞赛试题和评价标准,培养掌握制造业最新岗位技能的人才。

  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改革工程。包括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对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完整的职业(工种),企业可直接认定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创新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自主评价方式。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制订制造业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经备案的生态链评价机构,可按照自主评价方式为产业链用工企业员工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实施方案》还提出实施技能价值导向激励工程,要求建立技能导向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技能工资单元,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研究制定广东省制造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大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开展南粤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扩大制造业领域技能人才入选比例。优先推荐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申报中华技能大奖、政府特殊津贴等评选表彰。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行动。支持各地创建技能城市、技能社区等技能型社会单元,加快建设政府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

  责编:刘敏

  校对:张苑

  二审: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