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人参与角逐!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结束

2024-07-22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徐亚辉 粤爱科
分享:

  南方工报讯(全媒体记者徐亚辉 通讯员粤爱科)7月19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州圆满落幕。该大赛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带领公众开启了一场趣味的科普之旅。

  据介绍,总决赛分为成人和中小学生两组进行,其中,成人组比赛内容为个人展示、自主命题讲解和评委问答,中小学生组比赛内容为自主命题讲解和评委问答。现场,参与总决赛的60名选手结合各类多媒体展现形式,搭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创新炫酷的舞台表达,把深奥的科普知识具象化、把先进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把本土的科学故事趣味化,让科普知识变得生动浅显。讲解主题丰富多元、涉及面广,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既有“ChatGPT为什么出圈了?”“地月最强传声筒”等当下科技前沿热点话题,也聚焦“桂味?‘贵’味!”“深中通道”等具有广东本土特色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广东省科普大赛总决赛现场。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jpg

■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现场。全媒体记者徐亚辉/摄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深圳代表队路子豪、广州代表队冯宝儿、水利部珠江委代表队陈杨等10名选手荣获成人组一等奖,惠州代表队杜晨烨、江门代表队周妍婧等5名选手荣获中小学生组一等奖。同时,现场还评选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及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互动奖等专项奖各1名。

  “一场好的科普讲解,要做到‘有底气、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选手应具备专业基础,善于将深奥的科学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科普队伍中来。”成人组评委,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表示,本届参赛选手选题丰富多元,在关注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极具趣味性又紧贴日常生活,选手们讲解思路清晰、内容连贯,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科普传播的效果,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各预赛组织单位规范有序地组织了98场次预赛选拔,从5912名预赛参赛选手中层层选拔,共推荐出53支代表队、277名选手晋级本次半决赛,参赛代表队和选手人数较去年皆有大幅提升。选手覆盖了各行业领域,既有来自科研院所的科研精英,也有来自科普场馆的讲解员,还有众多省直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中小学生、媒体记者等。

  据悉,该大赛是目前我省范围最大、覆盖面最广、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大赛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线上线下累计关注参与人数超过3000万,已发展成一个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公众热情参与的科普标杆品牌。

  【现场】

  科普讲解参赛者:“是兴趣、是工作,更是一种义务”

  “我小时候就对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感兴趣,今年是我第二次参与科普讲解大赛。”本届大赛成人组一等奖获得者之一的路子豪,是来自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一名记者。此次半决赛和决赛他的科普讲解主题分别是深圳红树林保护和深中通道,这两个主题也是他在日常工作中深度参与采访过的新闻选题。

  “做新闻报道的时候,我感觉仅仅是把这个热点信息带给大众,但其实背后很多的科学故事和原理,往往都比较专业和晦涩难懂,大家并不是很了解。”路子豪说,尤其是在采访深中通道这个重大工程项目时,他发现其中的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作为一名记者,除了要做好新闻的报道,也有义务将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一种更加生动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讲给更多人听,科普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和路子豪一样,今年12岁的杜晨烨也是第二次参加科普讲解大赛。“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科普工作者,日常生活中,我会经常关注一些科学知识,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普讲解活动。”杜晨烨此次决赛讲解的主题是《顶流天团中的中国星》,向大家介绍了世界第三颗,中国第一颗专门用来测量降水的卫星——风云三号G星相关知识。“我们中小学生,应该多去了解我国的高科技,崇敬我们的科学家。”她说。

  责编:刘敏

       校对:戴小玲

  二审: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