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策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20-06-22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
分享:

  你的手掌有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我拼命发芽,你却白了头发。6月21日是父亲节,在这样的节日里,你是否想起了自己渐渐年迈的老父亲?近日,南方工报记者采访了三名传承父业的职工,听他们讲述与父亲“劳动接力”的动人故事。

  “你是我前行的光” 父女两代人情系铁路

01.jpg02.jpg

  吴小英说没和父亲一起拍一张两人合照是她一辈子的遗憾,图为两人的单人照 受访者供图

  父亲:吴树成

  女儿:吴小英

  共同职业:铁路职工

  想说的话

  “父亲,您在天堂还好吗?天堂有父亲节吗?此时盛夏已到,大瑶山的栀子花已开,您深爱的铁路列车已提速,可我想时光倒流为您逆行。”——吴小英给父亲的留言


  大瑶山隧道位于韶关西北坪石至乐昌间的京广铁路衡广(衡阳—广州)复线上。每次值乘,当火车驶过隧道时,不管多忙,吴小英都要掀开窗帘,顺着那一个个避险的小涵洞,看父亲装的隧道灯,直到火车驶离远去……多年来,这已成为她怀念父亲吴树成的一个特殊方式。

  “可以说,我们姐妹俩和铁路的结缘,都是从小受父亲铁路情结的影响。”父亲节来临,广州铁路局广州客运段列车乘务员吴小英又忆起与父亲吴树成生前相处的温暖点滴。

  吴树成是一名隧道工。年轻时,天南地北、居无定所修铁路打隧道,两三年才回一次家。不苟言笑、陌生是吴小英童年时对父亲的印象。直到1987年,吴树成参建的大瑶山隧道完工,他留在广州铁路分局坪石工务段,把远在四川的妻女接过来团圆,一家人才结束了漂泊分离的日子。

  吴小英记得小时候,父亲一个月30块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作为隧道的电工,他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大瑶山隧道条件艰苦,进出不便,碰上雨雪风暴天气,父亲就得留守加班。逢节假日母亲就买好菜,带着我和妹妹去陪父亲。”在吴小英的记忆里,父亲每次工作完从隧道出来,脸上身上都布满油污灰尘,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这时母亲总不忘为父亲煮上一碗猪血汤。”

  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吴小英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火车、钢轨、铁路的种子。1997年,23岁的吴小英如愿成为一名列车员,并工作至今。对孩子们的工作,吴树成很支持,要求也严格。令吴小英印象深刻的是,每次她出乘路过家门口的坪石站,父亲都会到站台给她送饭菜,而且总是不忘叮咛:“对旅客要细心,耐心,看到老人要用心对待。”而吴树成最不喜欢的是孩子们上班请假。一次刚做完手术,他就催促正在陪护的女儿赶紧出乘。吴小英劝道,自己请了公休假不用担心,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父亲,假没休完又出发跑车了。

  “你知道吗,我爸生病了从不去别的大医院,他就认铁路医院,因为他觉得这里看病最放心。”吴小英苦笑道。2014年12月,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的父亲走了。父亲去世前,吴小英和妈妈按照他的遗愿,给他穿上了这一生最爱的铁路制服。

  受父亲这一辈老铁路人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精神的感染,吴小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笔耕不辍,用文字记录和致敬铁路工作者。吴小英忆起,每当自己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父亲总会郑重地收藏起来。“虽然他不识字,不明白女儿写了什么,但只要有工友来家里,父亲就会拿出来给他们看,自豪地说:‘这是我女儿写的文章,她比我强!’”


  狱警“父子兵” 同行抗疫路

  父亲:钱新棋

  儿子:钱程

  共同职业:狱警

  想说的话

  “老爸,您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但我从没当您面说过一句感谢。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从心底里崇拜您。您是我学习的目标,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钻研精神,让我明白:穿上警服就要做这身警服该做的事情。”

  ——钱程给父亲的留言

03.jpg

  钱程(右)和父亲钱新棋 单位供图

04.jpg

  钱程小时候一家三口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3月15日,钱新棋走出监管区大门,他的儿子钱程作为补充警力进驻狱内。两人在监管区门口擦肩而过,来不及交流,来不及问候,完成交接工作后就匆匆一别。这一幕,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广东省从化监狱交接区内。

  钱新棋和钱程,是从化监狱警察队伍里的一对“父子兵”。今年受疫情影响,从化监狱实行封闭式管理,父子俩作为骨干力量轮流值守监管区,这个“儿子紧握接力棒,父子同行抗疫路”的故事就开始在从化监狱警察群体中为人津津乐道。

  从1月28日(大年初四)到3月15日,钱新棋连续48天在狱内“隔离式工作”。同事关心他的身体:“钱叔,您都58岁了,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这么长时间连续工作,身体吃得消吗?”钱新棋气定神闲又异常坚定地说:“作为警察,这是职责所在。我们坚守在抗疫一线就是为了共同的使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句“职责所在”很简单质朴,却无形地影响着儿子钱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父亲钱新棋常说这四个字,也成了儿子钱程的口头禅。每当被问到疫情期间坚守狱内的感受时,钱程也用“职责所在”这个词来回答。

  “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很有责任感。”钱程说,这是他童年期间对父亲的印象。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让他从小便立志从警。如今,他如愿走上了警察岗位,成为父亲的战友。父亲的榜样作用像是一面高高扬起的旗帜,让钱程更明白身上这身警服的意义,不断引领着他前进。

  “战‘疫’时封闭执勤,父亲把接力棒交给我,我不会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更不辜负组织的重托,竭尽所能,站好每一班岗。”钱程说这话时,有点腼腆但语气非常坚定。

  “17年前,我12岁,父亲因为‘非典’疫情奔赴前线进行封闭执勤。当时,在我的心中,父亲就是超级英雄。17年后,我成为一名警察,和父亲一道戎装在身,奋战在监狱抗疫一线。虽然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有点牵挂,但我明白‘职责所在’。”说起抗疫经历,钱程坚定的眼神与钱新棋如出一辙。


  一门三车长 父带子“驶”上人生正轨

05.jpg

  周海涛(左)和父亲周狄强 林婷玉/摄

06.jpg

  周海涛(左)小时候和父亲、哥哥的合照   受访者供图

  父亲:周狄强

  儿子:周海涛

  共同职业:公交车司机

  想说的话

  “感谢父亲带我进入公交行业。在这里工作的7年间,我结婚、生子、买了房,从无所事事到走上人生正轨。”——周海涛给父亲的留言


  今年30岁的周海涛是广州公交集团一汽三公司商务6线车长。7年前中专毕业时,周海涛做过销售、仓管等工作,对前途感到很迷茫。后来,父亲周狄强帮他报了驾驶员培训班,在这里他认识了一群师兄弟,还在师兄弟的介绍下认识了妻子,随后结婚生子。

  周狄强2003年入职广州公交集团,是集团一汽三分公司10路车司机。10年后,他将儿子带入行,两人一起成为服务市民的星级车长。

  “父亲工作17年来从不迟到,出车准时,风雨无阻。小时候经常听到叔叔伯伯夸我父亲是超人。”周海涛说,小时候以为的“超人”是电视机里打败坏人的英雄。工作之后,每天握着方向盘时才知道,“超人”就是像父亲一样热爱劳动,工作勤勤恳恳的平凡人。

  周海涛回忆道,刚入职时车长得跟车行驶,他跟的就是父亲的车,每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乘客,父亲都会主动上前,热情服务。有一次,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早早来搭公交车去喝早茶,父亲看到了,二话不说就到乘车口,用粤语和老爷爷打招呼,热情搀扶着他上车坐好。“爸爸50岁了,我一个90后坐着、看着,没来得及帮忙,这让我感到愧疚。”周海涛说,“父亲是他学习的榜样。”

  儿子儿媳都有自己的工作,周狄强下夜班回家,就和上白班的周海涛交接,帮忙照料孙子。“父亲是一个乐观的人。虽然我已成家立业,但父亲一直都把我当小孩一样疼爱。”周海涛感激地说。

  记者采访时,周狄强带着孙子一起过来。他边带娃边欣慰地说:“明年我就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全职照看孙子了。希望儿子安安心心上班,这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在周狄强的带动下,他的另一个儿子周海河也投身到公交事业,为一汽番禺分公司地铁接驳4线车长,一门三车长。

  “我希望带着父亲的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为家庭、为社会作出奉献。”在昌岗10路车总站,周海涛和父亲留下幸福的合影。

  南方工报责编: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