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兵: 打响深圳特区建设“第一枪”

2020-09-08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叶灿辉 马大为
分享:

254257_tpzz_1599447716812_b副本.jpg

■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作品《升》,记录了基建兵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展现了特区初创时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周顺斌/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南下深圳的建设者们前赴后继,从农民工,到大学生,到金融工作者、互联网人才,再到大湾区建设者,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然而,有一个群体,他们不计名利,不求闻达,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用血汗浇筑起深圳一栋栋高楼大厦,这支神秘的部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基建工程兵”。

  作为首批进驻深圳的建设者、经济特区真正的“拓荒牛”,当年来到深圳,他们经历了什么?作为如今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英雄,他们现在还好吗?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当年的“基建工程兵”,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深圳特区40年峥嵘岁月。

  特区最早的“拓荒牛” “进得来,站得住,打得响”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之初,百业待兴,当地严重缺乏专业施工队伍,为了迅速开展建设,国家决定抽调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基建工程兵南下深圳。1979年12月24日,辽宁鞍山,邹洪涛所在部队作为“先头部队”,在漫天飞雪中踏上了南下的旅程,坐了五天四夜的“闷罐车”抵达深圳,成为特区最早的“拓荒者”之一,打响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第一枪”。

254258_tpzz_1599447573577_b副本.jpg

■邹洪涛 马大为/摄

  对深圳最初的印象,邹洪涛至今记忆犹新:“抵达深圳火车站后,一下车,看到前面的广场四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污水横流,一片荒芜,路上基本看不到本地的年轻人,目之所及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整个城市的面貌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当时,邹洪涛和他的战友们驻扎在现今的深圳市政府大楼所在地附近,当地“路通、水通、电通”三通均未实现,基建工程兵战士们抵达后第一晚,没有生活用水,无法做饭。附近老百姓见状,让战士们先用他们家的井水,这才解决了做饭的问题。然而,吃饭问题解决了,睡觉时又遇波折——战士们躺下后,发现竟然有蛇钻进了被子,荒芜程度可见一斑。

  如此艰苦的条件,邹洪涛和他的战友们是怎么克服的?邹洪涛说:“我们的战士有满腔热血和坚强意志!作为‘开路先锋’,我们来之前心中就有一个使命,就是——‘进得来,站得住,打得响’,我们要为后来的大部队做铺垫。”

  来深圳前,邹洪涛曾参与鞍山钢铁厂车间等冶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连队里的技术骨干,拥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1980年4月1日,全营的战士到齐后,邹洪涛成为营队专职安全员,负责保障工地日常施工安全、指挥吊车等大型设备安全工作,参与建设的建筑包括:深圳市政府大楼、电子大厦(深圳第一栋高层建筑)、红岭大厦等。“在10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当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说到这,邹洪涛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回想起来,很多事情是意料之外的,比如我有一张面向太阳的照片,被拍出来后还获奖了!”邹洪涛说的那张“面向太阳的照片”,是第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作品《升》,照片拍的正是邹洪涛在工地工作的场景,反映出特区初创时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张力。“1984年,红岭大厦还在施工,有一天,我的战友、部队的宣传员周顺斌来拍照,说要拍一张基建工程兵的照片参加比赛,拍了我,没想到这张照片报上去后,很多人备受感动,被评为金奖!”

  如今,邹洪涛已经退休了,但他有空还是会到红岭大厦、电子大厦附近转转,看看自己曾经参建过的“作品”。“深圳发展太快了,以前这些都是深圳的地标,现在早就已经被很多更高、更漂亮的大楼取代了。”说起这些,邹洪涛脸上不但没有失落,还自豪地笑了起来:“这说明我们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以前的小渔村,到现在的一线城市,我为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骄傲,为这片自己曾经挥洒过汗水的热土感到自豪!”

  现在,深圳不仅是经济特区,还是大湾区的重点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邹洪涛认为,无论城市怎么发展,下一辈都要不忘初心,继承“拓荒牛”精神:“牛是最忠厚老实的,只会往前拉,不会往后退,我们的城市也一样,在一辈又一辈建设者的默默耕耘下,只会越来越好!”

  与城市发展共命运 “虽然脱下军装,使命从未放下”

  比邹洪涛晚些时间,张淑运是在1982年随部队南下的。在他的记忆里,“经过了数年的建设,深圳已经有点规模,可充其量也仅是个边陲小镇。”

254259_tpzz_1599447819968_b副本.jpg

■张淑运 马大为/摄

  张淑运的深圳初体验也是艰苦的。在现在的竹子林一带,近万名基建兵在山坡下搭棚,一个排数十人挤在一间棚房里,“平常热得很,一下雨,山坡上的泥土就冲到床底下”。饮水也不方便,“雨天储存些雨水用,平时有什么水就用什么水,连池塘水都喝过。”张淑运说。

  1983年9月15日,2万基建兵集体转业,改编为深圳市建设公司职工。“那天我们集结在深圳戏院参加改编大会,以支队为单位成立公司,团转为分公司,营转为工程队,连则负责工程段,长官任经理,政委是书记。”张淑运说,“虽然脱下了军装,但参加特区现代化建设的使命却未曾放下。”

  实际上,这批基建兵不久就遇到了考验。“以前,不管是生活上的必需品,还是工程上的原材料,全是部队供给,现在情况不同了。”张淑运介绍道,“当时也没那么多活可以干,甚至有些要养家糊口的战友还跑去车站兼职拉行李、到殡仪馆帮忙抬尸体。”

  “只会苦拼”的工作方式要开始转变,这批基建兵组成的建设团队开始“走进市场”,到处去争取工程。昔日的军官、如今的经理四处奔波揽活儿,“小到装电表、修厕所,各种脏活、累活都干”。

  找到活儿干了,可更大的考验也随之而来。“干得了粗活,却干不了细活。挖坑、打地基这类卖力气的工作,我们干得认真到位,但像凹个弧形的玻璃造型之类的细活干不来。”张淑运坦言。

  当时的张淑运在人事部任职,他意识到“职工队伍结构要调整了,技术型人才的比例要增加”。于是,他带领团队跑遍全国高校,招来一千多名懂技术、有知识的人才加盟公司。同时,他也大力鼓励职工参加电工、木工等培训,取得专业证书,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

  “原先的工程要求是及格,我们的技术力量上去后,也造出了优秀的样板工程来。”张淑运自豪地说,“1992年,我们还是深圳市盈利最丰的国有企业,纳税也是最多。”

  1996年,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改组成立,张淑运任工会主席。当上工会主席后,“大家有困难就来找工会”成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其间,张淑运将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等内容都纳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审议范围,成立再就业培训中心帮助下岗员工返岗,建立特困员工档案及走访联系制度,把年终关怀变为终年关怀。1998年,他被评为全国建设建材系统优秀工会干部。

  回首深圳特区建设四十年,张淑运认为,“基建兵跟深圳是互相成就的。”他说,“基建兵的确付出了汗水,作出了贡献,但深圳今日的累累硕果是各条战线的奋斗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赶上了参与深圳特区建设并在此转业,也是基建兵的幸运。”

  编辑:孙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