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打工人”为何成了年度热词?

2020-12-2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潘潮
分享: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打工人”上榜。今天的“打工人”一词,“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详见本报12月21日报道)

  回看每一年的流行语,我们会发现时代的密码。“打工”本来不是什么新词。打工,简言之,受雇于人。这个词在改革开放之初从香港传入,伴随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广泛使用。本报十多年前也曾出版过《打工人周刊》。没想到的是,“打工人”一词却在2020年重新获得热度,个中原因值得品味。

  词语流行的前提是能激发广泛的共鸣。试问,谁没体验过加班加点的劳累、工作指标的压力、养家糊口的责任?再联动另外几个网络热词“内卷”“社畜”“996”,内心简直要遭受“一万点暴击”。“打工人”一词的走红,说明了人们需要宣泄心中的情绪,需要从群体中获得共鸣,获得身份上的认同。

  这是很大的一个群体,该怎么称呼才能获得社会和其本身的认同?很多年来都飘忽未定。打工仔打工妹?先流行后又被贴上歧视标签;新广东人新××人?只存在于官方文件和讲话稿中,未见有人主动这么称呼自己;外来务工人员?这是比较准确的一个称呼,但“外来”二字还是显得刺眼。蓝领、白领、上班族?身份感太强;社畜?日本的舶来词,太灰暗,没斗志;“农民工”?二三线城市的市民进一线城市打工,对被称为“农民工”耿耿于怀……

  相比之下,“打工人”没有上述短板。工作劳累时,在朋友圈祭出“加油,打工人”的表情包,分享一下此刻的不爽,朋友间隔着屏幕也能会心一笑。坦诚、自嘲、不装,平凡中含着超越,苦涩中透着坚持,这是网友之间的雅谑,也恰是“凡尔赛文学”的反面。

  “小时候我以为打工的意思是背着蛇皮袋踏上绿皮火车去远方的工地,长大后发现只要是上班都叫打工。”当人们以“打工人”自称的时候,其实潜台词是“谁还不是打工人呢?”大家已经认识到,对多数人而言,跑外卖、到厂里上班,和教书、治病、写程序,可能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即:无论精英员工还是普通职员,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打工群体,相互之间不应存在鄙视链。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打工人”固然有很强的自嘲成分,但和以往流行的自嘲不同。产品狗、程序猿、工程狮……那些词中,人不是“人”,显示着过度的自我贬低。但这次,“人”字出现了。这说明工薪阶层在自嘲的同时,也认为自己虽是打工者,但也需要受到对人的对待、对人的尊重。

  这种不卑不亢的期待,应该得到重视。

  编辑: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