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王世祥:碰到技术瓶颈,就要“较真一下”

2021-02-22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马大为
分享:

  王世祥被誉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继电保护的“牛津辞典”。从业27年来,他始终践行着“十二字箴言”:“零事故,重预防,工匠心,求精细”,在变电站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现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研究领域里无私奉献、追求卓越、执着奋斗、勇担重任,一如他的微信名——“老黄牛”。

290768_tpzz_1613789715723_b.jpg

■王世祥在研究防保护整定定值误整定装置 受访者供图

  工作感到累了

  总想“再坚持一下”

  王世祥认为,“工匠精神”是在工作岗位上追求一种发自内心深处、默默无闻、无私的奉献。

  1994年,王世祥从贵州电力学校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班学成毕业,分配到深圳供电局变电修试部继保班工作。一开始,经常干的是一些敷设电缆、剥电缆皮、配线等基础工作。“由于工具锋利,稍不注意就挂了彩,手上新伤盖着旧伤。”王世祥笑称自己是“刀疤客”。

  每次工作中感到累了,王世祥总想“再坚持一下”。1995年起,深圳供电局实行站点技术负责制管理,王世祥被安排到偏远的220千伏公明中心站。“中心站外围有一片芒果地,汽车没法往前。”王世祥扛着20多斤的试验仪器,穿过芒果地去干活。因劳累加上中暑,有一天他结束工作回到家突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醒来发现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在医院休养一夜后,第二天又回班组报到”。

  碰到技术瓶颈

  总想“再较真一下”

  王世祥认为,“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持续追求高质量的“享受”,这是一种工作境界。每次碰到技术瓶颈,王世祥总是想“再较真一下”。

  27年间,他持续攻关技术瓶颈,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20余项,攻关创新成果82项,提出新技术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先进水平1项。

  2000年,王世祥在220千伏水贝变电站校验主变压器套管电流互感器(CT)的极性时,由于电流互感器运行时间较长,盖子很难打开。“我一使劲,结果没站稳,下巴磕了个大口子,鲜血直流。如果能设计一款装置来处理就好了。”针对这一问题,他历时5年设计出一台自动监测设备。该发明获得中国专利奖、第47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奖。

  遇到技术难题

  总想“再努力一下”

  王世祥认为,“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精雕细琢。每次遇到技术难题,他总是想“再努力一下”。从1995年到2005年,王世祥聚焦误碰、误整定、误接线“三误”问题,写下厚厚的十几本笔记。他收集到的危险点达4260个,整理成1200余个现场危险点案例和3500个静动态图片,提出了400余条针对性举措,整理出15万字的研究成果。为了做好视频教学工作,他报读了中山大学夜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习了多种视频制作软件。2010年,王世祥制作了5册多媒体课件,获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他的研究成果被整理成专业技能培训书籍4本,累计发行15000册。

  见到新员工

  总想“再引领一下”

  王世祥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和担当。每次见到新分配员工,王世祥总是想“再引领一下”。作为技术带头人,王世祥创建了“世祥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成立南方电网公司继电保护专业联盟,组织多场次技术技能培训达上万人次,培养的多名成员获得了各级劳动模范、技术技能专家、岗位技术能手称号及高、中级职称。

  去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力,王世祥积极参与由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组织的“技能强国”培训授课,为全国广大职工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分享技能经验,在线听课达35415人。

  编辑: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