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动水电工程检修技术走出国门

2021-04-01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王艳
分享:

  在闷热、狭窄的检修现场,于红彬戴着隔热手套,一手拿着滚烫的焊枪,一手将融化的锡抹在电缆终端铅封上,力道讲究,如陶艺家一般将“锡瓜”塑成型,对称又紧实。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滴滑落眼角,但他的注意力始终在眼前的“艺术品”上,生怕有一丝瑕疵。

  于红彬是“60”后,现为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电气一次检修部专责兼技能专家。从事水电工程技术工作35年,深蓝色的工装早已成了他的私服,和记者交流时,他待人和气也不多言,但一提到水电检修,脸上的表情便生动起来,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4.jpg

■于红彬(左一)和技术团队检修设备 受访者供图

  2019年年底,运维人员巡检发现广州蓄能水电厂B厂500kV#2电缆A相下终端渗油。2020年1月,因新冠肺炎疫情,欧洲厂家无法到中国参与修复,国内更无一家专业检修团队可以承接。但充油电缆终端漏油是不可逆型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若漏油量失控,将导致重大电力安全事件发生。“脖子”被“卡住了”,于红彬挺身而出,主动申请带队组建500千伏充油电缆终端铅封技术攻关团队。

  “那个电缆额定电压等级达500kV,垂直落差近208米,下终端额定运行油压高达20bar(bar为压强单位),为全球范围内最高,修复难度前所未有。”于红彬回忆,抢修现场仅为4平方米, 现场的消防安全、电缆温度、绝缘油泄漏也不断出现突发状况。修复时,于红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小心地将火焰温度严格控制在130℃至150℃之间, 使焊锡刚好熔融得以塑形,且不烧坏电缆铅护套。他用焊枪熔化焊锡,用手小心翼翼地在接缝反复搪揩,一层一层地加厚按紧,重新将锡塑成一个光滑平整且紧实的球体,形成一个绝对合格的铅封,就这样,他连续4天工作14小时以上。最终,新终端成功通过了承压试验,电缆交回运行,油温、油压等各项指标全部正常,设备达到安全稳定运行。这次修复也打破了国外厂家技术垄断,实现了国内首次高落差、高油压、高电压等级充油电缆终端漏油修复技术突破。

  “此次自主攻关实施的抢修在行业产生广泛影响, 瑞士布鲁克电缆公司与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就高压电缆运维检修及材料国产化开发进行深度合作。” 于红彬骄傲地表示,中国的水电工程检修技术终于走出国门了。

  编辑: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