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星辰大海,他们迎难而上

2022-05-01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黄细英 许接英 彭新启 马大为 林婷玉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429123904.jpg

  港珠澳大桥          资料配图

  长风起,潮头立。在广东工会的持续培育下,作为改革创新的前沿、人才辈出的沃土,新时代的南粤大地厚积薄发,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他们秉持一颗匠心,怀揣远大梦想,奔跑在跨越星辰大海的创新路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

  伴随着一桥飞架、高楼崛起、工程落地、机器运转……他们也在不断地挑战难度、突破广度、定义长度、刷新高度,写下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他在穿山越海中突破声音广度

  今年3月2日,2021年度“大国工匠”在工匠文化底蕴深厚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揭晓,这也是该活动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区举办。作为无线通信领域公认的技术专家,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电通信设计师张路明成为广东此次唯一的获奖人物。

  在张路明近40年的研发历程中,创新一直贯穿其中。他主导研发了我国四代短波通信产品,他和团队设计的产品解决了我国边海防通信难题。

  我国某新型战斗机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遇到飞行中存在的中远距离无线通信效果不佳的行业难题。基于该新型战斗机的设计要求,通信装备必须具备更小、更轻、更强的特点,其中,抗震强度指标须比现役装备提升一倍以上,要求非常苛刻。

  面对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路明迎难而上,接受挑战。技术攻关期,张路明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带领项目团队前后对超过8种实现形式的机载通信设备进行对比试验,在此期间,共开展试验上百次,最终选出了最佳的实现方案。产品成型期,张路明还继续带领项目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上机性能对比试验和试飞通信试验。

  通过采用新技术,项目团队新研发的机载通信装备的体积缩减为常规地面装备的20%,功耗更低,性能更优,完美解决了新型战斗机因特殊功能设计导致无线通信难的问题。

  他在跨海大桥上定义世界长度

  通过短波通信,张路明在穿越山海中突破了声音的广度。而另一批能工巧匠却在伶仃洋上架起一座55公里长的大桥,连接起粤港澳三地,定义了新的世界长度,天堑从此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场向创新进发的攻坚战。世界最长最深海底沉管隧道、世界首创大直径深插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世界首次同类大型钢塔整体吊装……一个个“中国创造”跃然海上,据了解,港珠澳大桥取得超过1000项创新成果。

  中交四航院卢永昌勘察创新工作室可谓港珠澳大桥背后的勘察“精兵”。伶仃洋海域水文极为复杂,波浪大,浮动厉害,常规钻探平台根本无法作业。港珠澳大桥的工程要求又极为严格,勘察数据必须控制在厘米级才能达到工程要求。

  广东省劳模、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卢永昌担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在无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带领团队成员一起成功研制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勘察设备和勘察工艺,如减少波浪影响的钻探载体——海上液压升降钻探平台,还有钻探设备——具波浪补偿功能的分离式液压驱动钻机等。这些设备的成功研制,为实施高标准严要求的勘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部分设备研制还填补了国内水运工程领域的空白。

  他在创新高地上刷新地标高度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四座超400米的地标建筑,都留下了全国劳动模范、南粤工匠、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陆建新的身影。

  2012年,48岁的陆建新接手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作为这座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最高指挥官,他遇到了平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一般情况下,施工塔吊都是装在大楼中心的核心筒内,这样容易固定,但只能装两台。为了缩短工期,塔吊数目需增加到4台,因此,只能装在核心筒外墙。而这一做法在国内外建筑业还没有先例。”陆建新回忆道,4台塔吊每台自重达450吨,工作时经常要吊起100吨左右的构件。这些庞然大物如何固定?是摆在团队面前的大难题,曾让他很长时间寝食难安。

  陆建新和同事研究了两个多月,自主研发了一套支撑系统。塔吊很快安装起来,可不久问题又来了,陆建新发现,塔吊部分支撑节点薄弱,且支撑架有时发出“咔嚓”“咔嚓”的异响。连续数日,陆建新白天跑到塔吊上观察,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甚至半夜起来给其他技术人员打电话,探讨原因,终于准确找到了问题所在:支撑架节点处销轴每根细了一点点,导致接触不是特别严密,另外,局部连接板也稍微薄了一点。他顾不上喘气,修改图纸并奔赴销轴制造厂家,监制出新的部件,装上后,果然“咔嚓”声没有了。

  在这个工地,陆建新带领团队创下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纪录,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他在急流险滩中挑战硬核难度

  南粤工匠周创彬,是中国广核集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专项试验资深专家,被誉为核电调试的“全科医生”,他推动着中国自主的核电技术走向世界。

  核电站调试堪比飞机试航,参数繁多,条件要求严苛,入行三十余年,周创彬仅凭听声观形,“缺陷”便无处藏身。

  台山核电站1号机冷试阶段,周创彬被邀请担任技术支持。穿梭在上万台设备之间,周创彬瞅见安全阀的类型跟以往不同,即便被告知是新的型号,仍察觉到一处隐秘的缺陷:“在进行一回路抽真空时,外部空气将透过两侧缝隙进入,导致抽真空失败。”现场法国专家听完,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

  业务精熟的他,在攻克技术难题上也毫不含糊。2004年,岭澳2号机组首次大修,“其中涉及的‘一回路水压试验’实验过程极其复杂,对风险控制要求极高。”周创彬说,当时国内尚无成规可循,他便随队到法国调研取经。虽然语言不通,但他竟硬生生地啃下了厚厚的法语资料。回国后,编写了《一回路水压试验》总体运行程序,创造性地将运行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析编写进来,既保障了大修质量,又节约了75个小时工期。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作为我国CPR1000堆型的示范电站,须自主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数字化运行程序。为此,周创彬熬白了头,短短一年就总结策划出一套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办法,其中“一种核电机组的事故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许接英 彭新启 马大为 林婷玉 通讯员梁晓林 邹景云 叶国静 黄敏清 程首卉)

  责任编辑:蒋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