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精神

2022-09-0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徐丘濂 彭新启 王艳 林婷玉 胡建钢 陈华 马大为
分享:

  11.jpg

  『本期为我们讲述“特别”的师生情、教学事的六位老师,分别是舞蹈教师、制茶工匠、地理老师、支教老师、大学教授、幼教工作者……他们走路的节奏也许没那么快,工作的单位常常在变动,却坚守着教师育人的初心,领着尚未出师的学徒走进茶叶的世界体验匠心,领着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的客家女孩找寻文化的来时与出路,领着稚气未脱的孩童元气满满探索世界。』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舞蹈教师郑琳喆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黑马’”

  她说:“授之以舞,美美与共。”美的东西总是能够打动人心,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以美育人。

  “都是高手过招,我最终夺冠可以说是‘险胜’!”在8月29日结束的广东省第六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总决赛中,华南农业大学教师郑琳喆斩获文科组冠军,谈及获奖,她表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四五版1.jpg

郑琳喆                                   徐丘濂/摄

  2007年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后,郑琳喆一直在艺术学院表演系任舞蹈教师,主讲的课程有《舞蹈鉴赏》《舞蹈与编导》等。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的她,身形挺拔,姿态优美,是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舞者;而身为高校教师,她对教育教学更是充满热情,近年来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

  舞蹈教学知识与实践并重,她总是极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手把手教学,在同学眼里是一名严格而温柔的好老师。课堂之外,她还经常带着学生参加各类演出活动,因此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是和学生在排练室一起度过的,这也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

  谈及与学生的相处,郑琳喆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等待之”,“课堂上是老师,课下可以是朋友。”而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她也收获了许多感动与惊喜。印象深刻的事太多,郑琳喆以上个学期的《舞蹈与编导》课程为例,“这节课上有舞蹈基础的孩子其实不多,但在舞蹈编排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意却令人惊喜,甚至还被我用到了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晚会的节目中。”郑琳喆也从中深受启发,“这让我明白,只要教师做好引导,每个孩子都可能是‘黑马’,永远不要忽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比赛结束当晚,从台上拿过奖杯,待喜悦与激动的心情平复后,郑琳喆回家还继续备课到半夜一点,第二天早起,又继续上课。郑琳喆表示,接下来打算结合这次比赛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并在新学期的教学中进行实践。

  学生孔雨婷:琳喆老师用她对舞蹈的热情感染着我们,带我们走进“美”的世界!


  广东工匠学院英德茶产业学院导师王原鹏

  产教融合培训更多行业人才

  他说:英德盛产茶叶,茶企众多,茶行业技能人才不足,产学合作是解决茶产业人才匮乏的必由之路。

  “采茶要小心提手采,不能一把撸”“制茶时第一次揉要以空揉和轻压为主,第二次揉捻就要中重压了”……近日,广东工匠学院英德茶产业学院组织了2020级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学生到英德积庆里茶园见习实践活动,学院茶产业导师王原鹏手把手教授学生制茶技巧,了解英德茶叶的发展历程,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广东工匠学院英德茶产业学院以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为依托,建设了覆盖茶产业“种、采、制、销”全链条产学研创转的平台,全方位培养茶行业技能人才。王原鹏是学院茶产业的两名导师之一。

  其实,王原鹏还有另一个身份——英德市耕耘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原鹏自小在英德长大,英德是中国红茶之乡,但王原鹏真正开始接触茶叶是在2016年。从最初的只是知道英德红茶、会喝英德红茶,仅一年时间,王原鹏就对种茶、制茶、品茶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还获得了2017年广东省茶行业(茶叶加工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红茶组第一名,后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成立了王原鹏劳模创新工作室。

四五版2.jpg

王原鹏给茶专业学生授课                        受访者供图

  “制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了导师后,把我的经验传递给大家,他们就会少走弯路。”王原鹏说,他很愿意通过产教融合培训更多行业人才。他的学生有职校学生,也有涉茶农户、企业员工。每次教学,他从英德传统红条茶的萎凋、揉捻、发酵至烘干制作加工工序,到烧柴起火烘干的活儿,将每一个环节的知识都倾囊相授。

  目前,王原鹏正在编写《英德红茶加工制作方式与方向》教案,用于广东工匠学院英德茶产业学院的教学。为了让课程“粘”住学生,王原鹏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设计的第一位,将自己实践积累的经验用直白的语言写出来,将教学内容“从知识点到应用”转变为“从任务到知识点”,拆解了英德红茶的初制加工工序,让学生明白如何制出一款品质良好的英德红茶。

  “每次教学的时候,看到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就感觉茶艺传承有了希望。”王原鹏表示,将一直践行产教融合,搭好英德茶产业人才发展的“立交桥”。

  广东工匠学院英德茶产业学院2020级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班长杨燕:王老师说,“制茶最重要的是心静,要全神贯注,茶我合一”,这让我明白了制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精神。


  激扬文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教育总监冼励勇

  “我是美术老师里最会拉手风琴的”

  他说:趁还走得动的时候,多做点事,现在只比退休前节奏慢一点罢了。

  热衷儿童美术教育、下乡支教、残障人士帮扶……9月7日,记者见到退休教师洗励勇,他精神矍铄,笑容爽朗,过着充实又快乐的每一天。和大众想象的退休生活不一样,跑步、器械训练、健身总计一个半小时,是冼励勇每天对健康投入的时间,其余时间和精力他都投给了他热爱的公益事业。

四五版3.jpg

冼励勇                             林婷玉/摄

  在连南大瑶山桥头小学,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室里进来了一位头发花白,手拉风琴的“魔法师”,他就是冼励勇。冼励勇不仅会弹奏活泼又带着些许羞涩的《少女波卡尔》,还会带来激昂奋进的《西班牙斗牛士》。总共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仿佛变成了一个“音乐乐园”,孩子们不仅学唱《虫儿飞》《小星星》,还在《Do Re Mi》的音乐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这就是冼励勇下乡支教时的上课状态,连续22年,几乎每一两个月他就会去一趟连南大瑶山支教,在冼励勇的带动下,他的学生、家人、好友也都加入了公益事业。

  22年来,冼励勇的公益足迹已经遍布祖国大地,在最偏僻的乡村,为那里的孩子送上最精心的课程。冼励勇笑称,“我是美术老师里最会拉手风琴的”。在多年的支教过程中,他发现瑶寨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今年,他委托亲友把瑶族舞曲歌词翻译成英文,他拉着手风琴,带着学生齐声唱。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宋雨琪:在老师的影响下我加入了公益事业,用我从小学开始攒的压岁钱资助了连南瑶族的一名困难学生。后来,这名学生顺利考上了大学,现在县政府工作。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线实

  有趣的课堂让学生不再“摸鱼”

  她说:如何上好一门课?有趣味更有空间、有深度更有温度!这就是我的回答,也是我对教学理念、思政融入的落实,更将成为我的指引,指引着我一路向前。

  自2016年香港大学博士毕业,线实站上讲台已近7年。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线实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同学都喜欢坐在教室的后排,前两排总是空着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后面好“摸鱼”。

  “上好一门课,它一定是有趣的、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如何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抓回到课堂?案例是线实的“抓手”:一杯奶茶的文化扩散、彩礼地图背后的制度文化、贫穷地理等,线实的课堂还增加了专题拓展的章节,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分析一些现象的成因,她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从此线实的课堂座无虚席。

  学生林涌权对地理科研有很浓的兴趣,慕名来上课。交流汇报课上,线实提出来的解读视角,让他“耳目一新”。还有一位名叫秋娣的客家女学生来找线实说,“老师,我很不喜欢我的名字,我觉得很困扰”。

四五版5.jpg

线实(中)与学生一起讨论                        骆子康/摄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看着秋娣信任的眼神,当时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很快她毕业了,这件事也成为了我心中的一个遗憾。”这件事之后,线实开始思考,“教学不仅要让同学们去发现世界、理解世界,更要让他们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线实增加了“客家文化”的专题课,和同学们一同探讨“什么是客家”“客家人从哪里来”“作为中原王朝后裔的客家人又是为什么保留了历史上农耕社会的文化传统作为其身份来历的标记”。看见客家同学们脸上自豪的神情,线实说,“我想我已经很好地回答了‘秋娣’。”

  “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和老师!”如今,线实儿时的愿望都得以实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见同学们在成长、课程在成长、我自己也在成长。”

  学生林涌权:我始终觉得一个好老师是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以及充满人文主义精神,而线老师诠释了什么是好老师。


  广州市海珠区万松园小学体育老师张国沐

  体育课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玩中学

  他说:教书育人是一名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坚持“育人为先”的理念,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

  “吸气、呼气,请放松你的眼睛,跟我一起来做眼保健操……”“跨立,稍息!”9月7日上午10:30,张国沐正在给一年级五班的学生们上体育课。

四五版4.jpg

张国沐在上课                       彭新启/摄

  在学校操场,张国沐扮演超人、木头人等角色,演示各种动作,他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学生们很快进入状态,在欢笑声中增强体能素质。

  2012年7月,毕业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张国沐开始投入体育教育事业,先后在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白云区明日之星艺术小学等学校担任体育老师。无论在哪个学校,张国沐都会牢记教师职业的初心和使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呵护,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传递向善向上的力量。

  2019年2月,张国沐加入万松园小学担任体育老师。2020年,万松园小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据张国沐介绍,学校从1995年开始开展轮滑运动项目,把轮滑纳入体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普及率达50%以上。为做好轮滑运动项目,张国沐根据学生年龄段分成三个梯队,确立了“一年级会行走、整理护具,二年级滑行向前向后和基本蹲,三年级会双足绕桩、T刹、单脚直线滑行”的教学目标,每周保证1次训练,每次训练1.5小时,并积极组队参加全国、省、市、区组织的各项竞赛,曾在第32届全国花样轮滑锦标赛,夺得团体项目列队滑第三名奖项。

  “轮滑教学对特殊儿童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张国沐回忆道,该校二年级学生张同学患有自闭症。从行走到穿戴,再到上轮滑课,张国沐需要手把手教导。经了解,张同学来自离异家庭,平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为了让张同学不掉队,张国沐每天将轮滑动作训练的事项发短信给他的母亲,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张同学顺利学会了轮滑的各项基本动作。

  作为一位临聘教师,张国沐并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放弃对职业的追求。他认为,学校对在编教师与临聘教师一视同仁,让临聘教师也有机会参加职称评审、比赛、校本课程开发等活动,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万松园小学二年级三班学生郭梓烨:张老师是一位很棒的老师。每次上体育课时,他都会设置呼啦圈、跳绳等互动游戏,让我们在玩中学。


  少儿培训机构幼师吴键旭

  小朋友心目中的“男明星”

  他说:有网友问我在幼儿园教小孩会尴尬吗?我很坚定地回复,只要是自己热爱喜欢的工作,无论是什么职业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很荣幸能参与培育祖国的花朵。

  “男幼师带小娃娃跳元气操!”视频里男幼师领舞,底下小朋友跟着手舞足蹈起来。9月7日,记者在潮汕男幼师的抖音号评论区看到,不少家长都在替自家孩子问,“兔子哥哥什么时候来?”这位“兔子哥哥”名叫吴键旭,今年23岁,老家在潮州金石,因其活泼的舞蹈和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广受小朋友和家长欢迎。

四五版6.jpg

吴键旭(右)                       受访者供图

  2018年,吴键旭从外地回到潮州就业,在家人的建议下应聘了幼教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吴键旭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发布教学视频,内容包括舞蹈、游戏和安全知识演习等。

  吴键旭告诉记者,“幼儿园大多数是女性老师,而幼儿体智能则是由男老师对幼儿进行专业的体智能培训。活泼开朗的男幼师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幼儿快乐成长。” 吴键旭所在的教育机构与幼儿园合作,每个幼儿园每周至少有一节课,每学期16节课,有消防、防震等安全课程,以及游戏互动课程等。“我们会根据季节变化、寒暑假等来制定课程。”如今,吴键旭去培训过的幼儿园有30多家。

  由于幼儿园女老师多,男老师少,最让吴键旭开心的是,他每次去到幼儿园都会成为小朋友的焦点,“跟男明星似的。”吴键旭说,小朋友甚至会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他。

  起初有亲戚朋友问起吴键旭的工作时,他都会不好意思说起。“不知道怎么解释体智能老师,就说是幼儿园的体育老师。”从业5年来,吴键旭发现从事男幼师这一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在线上他认识了不少同行,这些男幼师来自全国,有自己的社群交流范围。在线下,粤东地区的男幼师也多了起来。

  吴键旭在自己朋友圈也发布了幼儿体智能老师招聘信息,仅限男性,正式老师月薪可达4000至6000元,一天工作4小时,月休8天,寒暑假还能带薪休假。

  网友:我也是幼师。我关注了“兔子哥哥”的抖音号,经常刷他发布的视频,感觉他很有活力,带娃轻松,慢慢我在他的感染下,也尝试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写: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彭新启 王艳 林婷玉 通讯员胡建钢 陈华  统筹: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