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工匠写家书 字里行间传匠心

2022-09-13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王艳
分享:

  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从古到今,人们喜欢在此时写下家书以寄托思念故乡、家人之情。虽然书信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但不变的是充溢字里行间的亲情。适逢中秋佳节,广东省总工会精心策划发起“南粤工匠·一封家书”特别活动,邀请了三位南粤工匠以“手写信”的形式传达心中之情,传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2016年度“南粤工匠”曹祥云致人生楷模父亲、2018年度“南粤工匠”王冰致相濡以沫的丈夫,2021年度“南粤工匠”饶宝莲致满载期望的女儿。


  南粤工匠、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叉车工曹祥云:

  “牢记父亲寄语,将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曹祥云感到很遗憾的是,父亲离世太早,没能看见他用叉车开瓶盖、穿针引线、叠红酒杯,成为千万工人心中的榜样。

二版1.jpg

二版1(1).jpg

曹祥云的家书(部分)

  “父亲是一家国营煤矿的电焊工。打我记事起,他就一直从事电焊这项工作。”曹祥云记得小时候,很多人都找他父亲帮忙加工零部件。“虽然父亲没有上过专业的学校,没有拿过耀眼的文凭,但是在乡亲们眼里,他是技术最厉害的老师傅。”

  父亲是曹祥云的精神导师。2002年,曹祥云拿着父亲给的360元路费到珠海,入职格力电器做搬运工。工作很累、很苦,搬运空调经常将肩膀磨烂了,开叉车运货的时候,方向稳不住,车轮直打晃,以致货叉上的空调东倒西歪,工友都笑称他是“倒机大王”。实在坚持不住了,曹祥云给父亲打电话诉苦。父亲教育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要有一种精神和一股劲,靠毅力推着自己向上走。”于是,曹祥云咬牙坚持住了。午休时间,同事都去休息,他还爬上叉车反复练习。一番苦练之后,曹祥云不仅能把叉车稳稳地开成“一条线”,而且练就了一套“用货叉打开啤酒瓶盖而不损坏酒瓶”的本事。2005年10月,他参加央视节目挑战“用叉车3分钟开启30个啤酒瓶盖”成功,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可是这一切父亲都没有看到。”曹祥云失落地说,“从父亲的身上,我学到了奉献、坚强和不屈。父亲永远是他前进的动力。”

  “有了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才有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劲头。”曹祥云在家书中动情地写道。他说:“今年中秋节,我会带两个女儿回老家,看看我父亲留下的工具、做的玩具。那都是父亲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我要把它传承下去。”


  南粤工匠、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冰:

  “追赶超越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中秋节前夕,王冰给丈夫陈庆熙手写了一封信,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和感谢。在王冰心中,丈夫如同一座大山,为家庭遮挡风雨,让孩子幸福成长,让老婆实现“轴承梦想”。

2.jpg

二版2(2).jpg

王冰的家书(部分)

  9月8日,在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王冰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冰甜蜜地回忆和丈夫相知相爱的故事。

  1978年,王冰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机械工程专业。“老公是我同学。他制作的机械设计图纸既工整又有创新,经常得到老师表扬。我把对他的喜欢偷偷藏在心里。有一天,突然收到他的表白信。我们就这样携手走过了40多年。”大学期间,两人写的书信有好几十封。

  1982年大学毕业后,两人一起被分配到原机械工业部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最难忘的是老公196年到德国学习期间给我写的一封信。”王冰回忆,里面的一段文字让她至今印象深刻,“德国火车的时速已经超过100公里了,从你老家郑州到广州十几个小时就行了,不像我们现在要30多个小时。什么时候才能赶上?”说到这儿,王冰难掩激动,“我从字里行间深深感受到老公的家国情怀。”

  1990年,两人进入中山市轴承总厂。1999年,中山市轴承总厂改制为中山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担当”王冰带领团队打破传统设计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产品精度,使得产品顺利进入欧美市场。为轴承行业解决多品种、小批量轴承开发和生产管理老大难问题闯出了新路。

  在王冰心中,丈夫是“超人”般的存在,“他默默顶受公司的经营压力,让我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家书中,王冰用质朴的文字感谢了丈夫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支持和照顾。“因为有你,我才可以专心地做自己喜欢的技术工作,才可以心无旁骛地带着大家在创新的路上一直前行……空中的明月就像我们手中的轴承一样,承托着你我共同的梦想——‘轴承强国’!追赶超越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南粤工匠、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剪纸)代表传承人饶宝莲:

  “希望女儿一生做好一件事”

  “谢谢你一直以来,像我守护剪纸一样,守护我。”这是饶宝莲写的家书结语,也是她很久以来想对女儿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9月7日,饶宝莲在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的工作室里写家书前,向记者讲述了她和女儿江海琪的温情故事。

二版3.jpg

二版3(3).jpg

饶宝莲的家书(部分)

  1993年,19岁的客家妹子饶宝莲从家乡来到佛山,在一家艺术学校做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凭自学创作的一幅剪纸作品《水中倒影》获得了美术一等奖。这次比赛让她发现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热爱与天赋,于是,她放弃学校工作,来到佛山民间工艺社,从只有800元工资的试用生做起,专心钻研剪纸工艺。

  2009年,饶宝莲正式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永才为师,决心将佛山剪纸技艺发扬光大。她凭着几张师父保存下来、只有巴掌大小的铜凿剪纸,“复活”了失传30多年的铜凿剪纸工艺。她还吸收唐卡绘画工艺,为铜凿剪纸添上浓郁艳丽的色彩,并在铜箔正反面分别凿刻,使铜凿剪纸变得立体生动。

  “我对孩子们是愧疚的,尤其是女儿。”饶宝莲说,她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剪纸事业,很少带孩子出去旅游,也没有好好给孩子做过一次饭。女儿乖巧,喜欢国画,但饶宝莲存了“私心”,让女儿继承自己的剪纸事业,成为她35名徒弟中的大师姐。

  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剪纸、爱上剪纸,是饶宝莲的心愿。多年来,饶宝莲和女儿一起探索剪纸艺术,互为支撑,互为安慰。在女儿心中,妈妈的言传身教让她学会对一件事从一而终的坚持,还有妈妈对事业付出的热情。“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题材创新,我更喜欢研究多种材料制作剪纸作品。”江海琪说。(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