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人先锋号、中交四航局一公司广连十一标元墩隧道施工班组:啃下“硬骨头” “拉直”北出广东幸福路

2023-05-25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徐丘濂 马大为 林清 张慧
分享:

W020230524530050532635.jpg

元墩隧道贯通仪式现场                            单位供图

  去年年底,广连高速公路二期正式通车。至此,作为湖南和粤北地区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广连高速公路及北延线湖南临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对构建平行于京港澳国家高速的南北交通新动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顺利通车的背后,离不开工程建设者艰苦卓绝的付出,其中,元墩隧道为广连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广连高速公路地质情况最复杂的隧道之一。负责这一标段的中交四航局一公司广连十一标元墩隧道施工班组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将北出广东的路“拉直”。

  见招拆招

  掘进高难度复杂地层

  “元墩隧道全长仅1445米,但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变化快,经过疑似瓦斯地层,施工风险高、难度大。”广连高速公路十一标时任项目经理王楠介绍道,“尤其是隧道出口段为软弱地表堆积土覆盖层,变形控制困难,极易发生初支大变形。”

  素有“开路先锋”之称的测量组率先入驻,除了测量工具,他们还带上了镰刀、干粮。饿了就吃些干粮,顶一顶就是一餐。定点,测量,计算,反复比对数据,检查,再检查……直至给出一套科学的数据。

  2018年6月,施工班组完成集结,进洞施工。从施工图纸上可见溶洞、断裂带超过70%,还有疑似瓦斯地层。为了实现工程安全质量管控目标,项目部严格执行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控,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管超前、严注浆”的施工原则,高标准、严要求、真落实,精准管控每个循环、每道工序,确保隧道施工生产和安全管理稳步推进。

  2021年开春,元墩隧道迎来了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50米,彼时,谁也没想到,这短短的50米,竟耗费施工班组7个月时间。“其间,公司上级单位的专家也数次亲赴现场指导工作,给了我们很大的技术保障。”技术部部长王德义说。

  出口围岩地质特征上软下硬,山体部分堆积软土,遇水会变软、失去支撑力,加上广东地区雨水多,容易导致沉降,甚至开裂。防患于未然,项目部马上采取措施,将多用于地基的旋喷桩技术用于洞顶、边坡加固,沉降问题得以解决。

  洞外的问题解决了,洞内如何实现安全快速掘进?围岩中间夹杂一些碎石,其中,下面的石头较硬,如果开挖,就要放炮爆破,爆破动力大,并且不好控制。于是,基于安全和工期考虑,项目部迅速调整方案,由原计划的单向掘进,改为两头掘进,并增加投入了一台二衬台车及相应工班人员、配套施工设施,最终在洞内实现双向贯通。

  技术部部长王德义介绍,“一般而言,在长隧道才会采用两头掘进的方法,在仅1.4公里的隧道中采用两头掘进是很少有的,但元墩隧道地质实在太复杂,我们只有见招拆招了。”

  严格把关

  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针对元墩隧道特殊地质情况,班组在施工前便对元墩隧道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详细的计划与部署,并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施工前开展安全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在每个人心中。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为确保现场安全管理扎实有效,班组兼职安全员每日负责检查作业面围岩情况,班组成员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否佩戴齐全、正确,机具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班组成员,予以及时警告及纠正。

  班组执行施工用电“三相五线”制,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保”及电工巡查制度;控制初支关键工序,按规范要求对钢架接头进行焊接,对锁脚焊接、钢架垫脚、钢架间距、连接筋焊接、网片搭接等进行严格把关、自检,保证初支安全;施工中重视对测量观测点的保护,对被破坏、松动的监控量测点能及时配合项目部人员修复。同时,在硬件配套上下功夫,更换大功率风机,加大通风量,保证洞内空气质量。

  项目现场还设置了有毒有害气体自动监测仪,如果洞内有害气体超标,仪器会发出警报。现场安全员还有一个手持式的监测仪,每日进场测量,扎扎实实为现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元墩隧道施工班组组长李满强说。此外,班组每周都要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及经验交流,施工机具的检修、维护保养做到一丝不苟,合理安全搭设风水管线,细致处理岩面危石,严格按照爆破规程操作与管理,作业过程中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自觉整改安全隐患。

  技术部副部长张思凡告诉记者,参与隧道工程建设,每个人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技术和安全都要有保证。宿舍离施工现场不远,听到空压机声响就能睡得踏实。“现在回到家,没有空压机的响声反而睡不着了。”张思凡笑着说。

  在隧道左洞贯通段施工时,收到监控单位和项目测量提供的围岩监控量测数据预警后,项目部立即安排洞内人员撤离,并采取“侧壁导坑法”“临时仰拱+工字钢支撑”等措施,同时加密监控量测和数据分析、每班巡查等,确保每循环数据稳定和围岩稳定。

  “最多的时候,我们每小时监测一次,连续观测48小时,基本就是仪器不出洞、人员不离岗,一个星期干2个循环,晚上睡不着时也要进洞去看看。”技术员孙延飞回忆道。来自北方的孙延飞,面对粤北湿冷气候和隧道潮湿的环境,加上承受高压,身体多次出现湿疹和带状疱疹等症状。但放心不下项目进度的他,仍带病坚守岗位,每班巡查都详细记录现场数据和工班事项。

  匠心引领

  实现隧道高精准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该施工班组测量主管刘惠强是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对劳模精神的理解是“专业、专注,数十年如一日躬身践行”。隧道洞内光线暗、大型机械在洞内行走时会产生震动和扬尘,导致在进行三等导线引测的精密全站仪无法瞄准目标,经常出现无法读数或者读数误差超限的情况,需要多次校核,影响测量工效。他还发现,隧道洞内环境差多发生在炮后出碴、喷浆、二衬浇筑这些时间段。“必须和这些工序作业错开时间。”于是,每每凌晨,他都会带领组员出现在隧道内,测量、布控、洞内导线……

  “这些都是隧道高精度贯通的基础支撑。一点也不能马虎!”赶在大家上班前,刘惠强便把计算得出的数据发到工作群,让每一个人对隧道内外变化有客观的认识,也为项目部制定生产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刘惠强对技艺精益求精、舍身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班组每一位成员,大家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合成一股力、聚成一条心,历经1088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如期实现了隧道安全贯通。其间,该班组先后获得了广东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如今,广连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一条大道畅通粤湘两地,成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中部地区经济互动的致富路、振兴路、民心路、幸福路。元墩隧道班组20多名职工也分别投身到更多的工程建设中去,项目党支部书记李亮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支作风优良的队伍,单拎出来,每一个人也都能打硬仗、打胜仗。未来我们仍将不忘初心,争取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再立新功。”(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马大为 通讯员林清 张慧)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