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人:守护万家灯火的“光明使者”

2022-06-23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黄细英 詹船海 黄宝仪
分享:

  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被称为“光明使者”。在中国,因为守护着万家灯火,电力工人或者供电人也被称为“光明使者”。条条银线织成电网,根根杆塔连成输电长廊,万家灯火的背后,是他们在默默坚守。台风暴雨、冰雪灾害、防疫保供……每当遇上这些特殊节点,他们更是踏上“逆行”之路,抢修电路,做好供电保障工作。

  “逆行”路上,他们冲锋在保供电一线

10.jpg

林俊标    受访者供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研发各类高效巡检运维装置和设备,大大提高了电网设备的运维检修时间与人力成本,减少了安全风险。”电力工人林俊标是一名70后,1996年,他大学毕业后从事线路巡视检修工作。“那时条件艰苦,我每个月都要把负责的片区巡视一遍,翻山越岭爬基塔,雨天一身雨,晴天一身汗。以前一下雨就容易停电,而现在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林俊标说。

  2008年初,受几十年来罕见冰冻天气影响,南方地区电网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当年2月14日,林俊标带着支援队奔赴清远阳山县,只见被冰雪摧垮完全倒塌的杆塔多达10座,大部分都在密林中。“一条险峻的羊肠小道一侧面临悬崖,隐没在半山腰,而26至35号杆之间完全没有路可走,抢修物资根本没办法用车运达。”林俊标回忆道,抢修队伍只能冒着随时滑倒的危险,手里拿着镰刀、凿子开辟小道,肩上扛着电线杆等抢修物资,冒着严寒天气,沿着线路方向爬行,大家手上、脸上满是冻伤的痕迹。为保证安全,抢修队每隔10分钟在地面呼喊施工人员的名字,防止施工员因恶劣天气瞌睡或昏迷坠落地面。经过15天的艰苦奋战,林俊标负责的地段恢复送电,给灾区人民送上了光明。他也因此获得了广东电网公司“抗冰救灾抢修复电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台风“山竹”重袭广东,云浮罗定罗镜镇方圆几公里山路数十处塌方,31岁的蓝誉鑫带着无人机,骑上自行车翻越山岭巡检受灾线路,回传第一手灾情信息。深山处,一位老妪看见蓝誉鑫,含泪向他讲述了长达两天的停电经历。“罗定70%的线路设备架设在人车难至的山上,即便是无人机巡视,也需供电人员到达附近才能完成。”蓝誉鑫对此次经历记忆犹新。此后,无人机配网自动巡检的想法,一直盘桓在他的脑海。他每天扛着无人机去山上试验。2019年5月,在罗镜镇10千伏云龙线成功实现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

  2011年大学毕业后,蓝誉鑫进入电网巡检一线。多年来,他积极探索电力无人机创新应用技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我们的无人机能快速到达现场查找故障点,自动巡线。”蓝誉鑫说。去年,蓝誉鑫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5月底,广州市荔湾区暴发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荔湾供电局疫情保供电芳村片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黄雪莜临危受命,坚守封控区30多天,开展用电安全和用电保障等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面对疫情,又逢高考,荔湾供电局在高考前两天临时收到新增14个高考点保供电紧急任务。为了保障高考用电,必须加装备用电源。而从现场考察、解决新增低压电源,到发电车接入改造、落实大负荷测试及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原本需要一周完成的工作量,都必须压缩在两天内全部完成。黄雪莜与留守的小伙伴们立即开启“连轴转”模式,两天时间,14个新增考点的电源点接入全部完成。今年34岁的黄雪莜曾获南方电网公司保供电先进个人和广州供电局“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科技创新,助力电网行业智能化变革

8.jpg

黄雪莜     受访者供图

  黄雪莜2013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供电局,经过半年轮岗实习,开始从事配网运行与检修,如今已成为工作室负责人,带领着50人的团队针对数字配电网、电网客户服务、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集智攻关。

  “这次疫情,为确保高风险地区一旦发生抢修任务,既能保设备又能保人,我们运用了自主职创成果分布式负荷监测装置获取电力大数据,迅速制定了芳村片区的用户画像,并将抢修突破点精准地锁定在运行监控体系内。”黄雪莜告诉记者,分布式负荷监测装置可以提前远程研判,至少减少了约80%的应急人员暴露在高风险区域,同时大大提升了现场抢修的工作效率。

  这是黄雪莜众多创新成果中的一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先后获得中国电力创新奖科技管理一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奖等科技奖励30余项。在配网运维巡检方面,她带领团队研发了全套智能单兵巡检装置,开发了配电带电检测数据多维度分析与管理系统,大大节约了现阶段人力资源紧张和普通一线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高了配网运维工作效率。

  2019年11月,罗定供电局抽调13名新员工组建无人机突击队,由蓝誉鑫任队长,向全域无人机自动巡检发起总攻。蓝誉鑫带领团队一边摸索一边试飞。由于毫无经验,无人机失联、坠机是“家常便饭”,蓝誉鑫索性自学修理。随着时间推移,巡检工作更多需要坚持和毅力。蓝誉鑫带着团队日夜鏖战200多天,穿梭在大山电力线行之间,完成罗定全域配网线路的数据采集和点云解算,摸清罗定3200多平方公里内的配网“家底”,实现了罗定配网无人机自动巡检全覆盖。而面对无人机采集回来的海量坐标数据,他和队员将开放地图作为“蓝本”,叠加高精度卫星地图平面、360度全景、三维模型影像,建成广东首张电力数字地图,不仅能高精度展示线路设备,还可快速响应安全管理、灾害精准预警等多项电力业务需求。凭着数年如一日的付出,蓝誉鑫推动罗定成为广东供电区域内唯一完全自主开展自动巡航的示范县。

9.jpg

蓝誉鑫       受访者供图

  最美名:光明使者

  劳动者代表:广州荔湾供电局配电部副经理黄雪莜、云浮罗定供电局生产计划部智能作业班班长蓝誉鑫、揭阳供电局副总经济师林俊标

  劳动者说

  林俊标:看着线路修好了,百姓家的灯亮了,群众幸福地笑了,这就是我们身为电力人最开心的时刻。

  蓝誉鑫:每当夜幕降临,看着万家灯火,心里总会有一种满足感,为自己是一名电力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黄雪莜:“光明使者”的背后是由无数个体构成一个群体的影像。从新中国第一批电力工业建设者到我们这一代电力人,大家都将平凡的岗位作为舞台,让万家灯火越来越绚丽多彩。

  美名解释

  从富兰克林发现电流,到法拉第发明电机,再到爱迪生发明电灯,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被光明照亮。富兰克林、法拉第和爱迪生,都是当之无愧的“光明使者”。

  如今,我国的媒体和公众也把“光明使者”的美名送给电力工人(供电人),一是彰显他们这一行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对他们劳动精神、职业精神的高度评价。

  确确实实,在社会主义中国,电力企业属于能源部门,作为万家灯火所系的电力工人,必须有更大的职业担当和奉献精神。《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一条还规定了供电人的安全供电义务——“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

  而在现实中,广大供电人在尽心尽责履行保供电、安全供电义务的同时,做出了很大的担当和牺牲,使公众在自然灾害面前不离光明,并在一切突发事件中不失安全感,比如2008年的南方冰灾和现在还没有过去的新冠肺炎疫情。

  “光明使者”,供电人受之无愧。(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部统筹:詹船海 执行采写:全媒体记者黄细英 詹船海 通讯员黄宝仪)

  责任编辑: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