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泉(前排左三)与工友们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广州塔。单位供图
工程自述
白居易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大家好,我是广州塔,昵称“小蛮腰”,身高600米,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线的交汇处。
21世纪初,广州城市进行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间格局调整。当时,广州市委市政府考虑打造一条新的城市发展轴线,提出了“城市新中轴线”的概念。有了新中轴线,就需要一个制高点,我就此诞生。
我有一个椭圆形向上延伸、旋转、缩放,不断变化生成的钢结构外框筒和一个椭圆形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二者通过楼层相互连接,浑然一体,美感天成。2005年11月动工,2009年9月竣工,2010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我的建成一举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的电视塔”,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的旅游观光塔,也出落成了广州的城市新地标,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提升广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忆往昔
攻坚5年 珠江边竖起“小蛮腰”
2004年,广州向全球设计师发出邀请,希望把新电视塔打造成一个具有艺术感的地标建筑,荷兰IBA事务所设计师马克·海默尔和芭芭拉·库伊特夫妇的方案“广州新气象”成功获选。
“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参加这样一个标志性超级工程极为难得。以后,我可以自豪地对儿子说,这座塔我有幸作为建设者,贡献了力量。”今年51岁的邵泉是广州市建筑集团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说起广州塔的建设故事,历历在目。
2005年11月25日,广州塔正式动工兴建。2006年4月6日,广州塔基坑工程验收完成,开始施工总承包开标。同年5月,33岁的邵泉在结束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二期工程后,收到广州市建筑集团与上海建工联合体中标广州塔项目的消息,他连同项目团队40多人被抽调,负责广州塔土建项目,他任技术负责人。
建造者们克服了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将一万多个倾斜且大小规格不同的钢构件,精确地组合成这座挺拔高耸的超级工程。高、扭、斜、偏、镂空、柔……都是广州塔结构的特点,塔身没有一处平整规则的构件,因此,广州塔也被人称作“前所未有的建筑”,在建设阶段就被起了很多乳名,其中“小蛮腰”流传最广。
让邵泉印象深刻的是,广州塔24根钢柱基础要采用3.8米直径打孔桩,从地面到桩底深度有30米,由于紧邻珠江边,受潮汐影响,加上岩层裂隙发育,导致部分桩底涌水严重,“桩底经常像水帘洞一样,严重时涌水量达20立方/小时。24个打孔桩疏堵不暇,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为了创造更好的施工条件,经过团队攻关,最终确定“裂缝水内堵外降,混凝土短时巨量”的施工方法,在桩旁打降水井,24小时开着抽水泵防止大量水进入桩内;在桩内用防水材料堵住裂隙,由此实现了超大直径(3.8米)挖孔桩在强裂隙水条件下的高质量施工。
广州塔是典型的“塔上塔”建筑,在454米的主塔上还有一个高146米的天线桅杆。由于高空施工风险大、难度高,如何安全施工成为当时钢结构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彼时,土建工程已步入正轨,邵泉被抽调到广州塔钢结构建设团队,全程参与了钢结构施工过程。
为确保天线桅杆顺利施工,钢结构团队提前一年半进行施工技术策划工作,最终确定分段套装及内段整体提升施工工艺。全部施工技术方案与施工仿真分析计算,由邵泉和上海建工卞若宁博士一起完成。2009年1月,天线桅杆开吊,至4月底拼装完成,经过3天整体提升顺利到位并连接完成。邵泉说,我们当时采用了国内首创的计算机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实时监控、记录了整个提升过程。
2009年9月,广州塔竣工,从施工到建成历时5年,参与广州塔设计、勘察、施工、咨询、监理公司企业超过30家,3000名施工人员、超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工程建设。正是建设者们不分天南地北,精诚合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共同完成这一绝美建筑精品。
广州塔的诞生改写多项历史纪录,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际发明金奖等,取得的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发明专利21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7部……建造者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成就了这一超级工程。
看今朝
优化服务 为游客留下美好广州印象
“从游客购票、进塔、登梯,到解说、游览、下梯……在整个游览过程上,我们努力将服务做到‘润物细无声’,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体验。”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游客服务部讲解员黄倩敏说,由于第136届广交会和2024年广州国际灯光节的接续到来,外国游客比平时多了不少,他们慕名登临广州塔,将其作为打卡广州的第一站。
黄倩敏和黄倩雅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2010年6月,她们从广东省文艺职业学院毕业,来到广州塔工作。在姐姐黄倩敏的记忆里,彼时的广州塔还处于内部施工阶段,她和一起入职的同事就在此模拟接待流程,大家互相扮演游客、解说员,一整天下来,她的黑鞋子都被施工扬起的尘土“染”成了“灰”鞋子。
经过四个月的培训,这对姐妹花上岗面临的第一个大考,就是接待广州亚运会的游客。初生牛犊不怕虎,姐妹俩怀抱着热忱的心,以甜美的笑容、无微不至的服务为国内外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广州“初印象”。
2017年10月15日,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观光需求,广州塔根据承载量和游乐设施接待能力实行分时段观光。“分时段观光可以避免扎堆登塔造成拥堵情形,游客错峰出行,有更好的观光体验,我们也能提供更优质的游览服务。”黄倩雅说,近年来,广州塔引入了智慧导览系统,提供线上语音讲解服务等,而她们现在的工作更侧重于现场服务、游客引导。
在无数员工的默默奉献下,今年广州塔喜讯不断。8月,广州塔广场竣工并将于年底正式开放;9月,粤港澳大湾区高塔联盟成立,目前广州塔正全力冲刺创建广州第三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未来,广州塔将继续承担起讲好城市故事的重任。
○相关链接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又称广州西塔,楼高432米,于2005年12月底开工。该楼集合了世界当代工程结构和施工的最新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应用创新的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体系,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又称广州东塔,总高530米,与西塔并称双子塔,与西塔、广州塔并称新广州“三塔”。该楼在2009年9月28日开工,2014年10月封顶。随着它的落成,此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三塔鼎立,珠江新城CBD历经20年规划建设画下句号。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龙锟 宋婧婷
编辑:孙科琳
二审: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