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谁是广东最强IP】“垃圾堆”里的环保科技“尖兵”

2024-05-24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许接英 桓投
分享:

  原标题:

  工作就是与垃圾“打交道” 任务就是变废为宝(引题)

  “垃圾堆”里的环保科技“尖兵”(主题)

2.jpg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的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之一。每天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都会运送到此进行处理,并最终实现循环利用。以其他垃圾处理为例——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液体经过层层净化处理变成循环再生用水,用于园区浇花、养鱼、清洁,最后形成的炉渣分选后做成环保砖。

  这些垃圾处理的过程看似很简单,背后却藏着许多“黑科技”。园内的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研发创新工作室,就是这样一支致力于垃圾焚烧行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的专业团队。近日,记者走进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实地探访这支环保科技“尖兵”的创新故事。

2.jpg

  罗翠红(左二)和工作室团队成员在交流工作。全媒体记者许接英/摄

  国外工艺水土不服 实现焚烧核心技术国产化

  “我们团队的工作目标就是如何让焚烧技术设备更加稳定、垃圾燃烧得更充分、效率更高。”拥有广州市劳模身份,也是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研发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罗翠红开门见山介绍道。

  23年来,罗翠红一直从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工作,她的职业生涯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垃圾。她告诉记者,团队成立之初,广州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问题。

  当时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先进技术,但由于国内的生活垃圾密度大、含水率高、成分复杂,与国外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采用国外引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及工艺时,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造成焚烧炉设备的运行效率低于预期。

  “那时全市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仅为每天3000吨,垃圾填埋场每天超负荷填埋,填埋库容告急,大量的垃圾无法及时得到有效处理,给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罗翠红说。

  罗翠红带领十多人的技术团队就此展开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吸收、消化以及和国产化设备的相关研发设计工作,对垃圾焚烧炉的几大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与改良,力图研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化垃圾焚烧设备。

  作为固体垃圾的承载装置与燃烧场所,炉排是垃圾焚烧炉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针对国外引进焚烧炉设备不适应国内复杂垃圾特性的问题,团队开展系列研发,通过燃烧工艺CFD数值模拟计算、焚烧炉炉膛中心流结构设计、一体化新型炉排片等研发,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顺推式机械炉排焚烧炉,成本比购买国外同类产品低50%,且设备性能、效率、稳定性更适合中国南方热值低、水份高的垃圾,有效提高焚烧效率和垃圾处理能力。以一体化新型炉排片为主体的“机械炉排焚烧炉优化创新设计”项目,荣获第五届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特等奖,以及2020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向“新”而行 推进技术智能化发展

  团队没有停下前进脚步,经过多年持续的研发,总结形成“环投经验”,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并实现推广应用。其中,900t/d垃圾焚烧炉是目前单体处理规模最大的炉型,日处理总规模达到3.78万吨,吨垃圾发电量、锅炉效率及烟气排放指标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令团队成员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广州市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愿景。走进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满目青翠,鸟语花香,公园式的美景颠覆了人们对垃圾处理厂的固有印象,这里也成为国内第一家固体废物处理领域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近年来,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焚烧炉安全、长效、稳定运行,解决垃圾焚烧炉受热面防腐蚀耐磨损、智能设备健康状态诊断系统等问题,以提高生活垃圾焚烧的充分性,降低焚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攻克的部分技术已应用并推广。

  如针对该公司各电厂二期项目焚烧炉设备润滑点分布广且注油困难等问题,工作室研制的智能润滑系统已成功投运,有效提高了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预计每年可减少由于润滑故障导致的停炉1至2次,可节约30%至50%润滑油耗量,间接节省停炉费用30万元以上。

  山西忻州和广东云浮焚烧炉项目是工作室最近的重点项目,由于山西忻州气候温差较大,夏冬季温差可达70℃,且生活垃圾热值较低;而云浮项目地处粤西,生活垃圾热值低且波动大、雨季垃圾含水率高。两个项目一南一北、一冷一热、一高一低,这无疑对焚烧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罗翠红和她的团队充分总结,成功研发出具有宽适应性、低成本的垃圾焚烧炉,山西忻州项目焚烧炉制造成本比预算成本大幅降低。

  在罗翠红看来,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新兴技术与垃圾焚烧技术相结合的时机已日趋成熟,“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新’而行,不断提升垃圾焚烧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许接英 通讯员桓投)

  责编:刘晓丹

  二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