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打工返乡”读懂高龄农民工的“父母心”

2020-01-08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朝清
分享:


█杨朝清

  近日,在陕西西安火车站,70岁的刘爷爷在外打工一年即将返乡,他说一年挣了3万元,每天生活费约10元,共支出3千多元,打工比种地轻松。老人说他有个女儿,生活也不容易,不想给她添负担。

  春节作为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驱动着许多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不论是方便面、香肠和煮好的鸡蛋成为“农民工春运食谱”,还是父亲为5岁女儿带上了24斤菠萝蜜作为“回家的礼物”,抑或“七旬老人打工返乡”,春运为我们观察农民工提供了一扇窗户。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面对“七旬老人打工返乡”,不同的人们难免会出现“七嘴八舌”。有的人认为,高龄农民工年老体衰却不得不外出务工,生活不易;有的人觉得,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自食其力,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还有的人指出,七十岁还能外出务工说明老人身体还不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仅能力增加收入,也能够实现“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

  对于许多农民而言,“干到干不动为止”不仅是一种生存压力,也是一种对劳动的热爱与认同。在乡村里,依然有不少农民在田间地头里劳作;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和人口流动化,一些老人选择了进城务工,因为城市里有比乡村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事可以承受的绿化工作,让这位老人比留在乡村有了多得多的收入;不仅可以减轻女儿的负担,也可以为自己积攒养老资本。

  “七旬老人打工返乡”说到底,只是一个群体生存生态的缩影。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女儿有给予年过七旬的老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法定义务。可是,许多乡村老人并没有“等靠要”,而是懂得体谅子女的不容易,能够不麻烦子女的就尽量不麻烦子女,能够少让子女承担的就少让他们承担,能够自食其力就不会指望子女养老甚至还会给予子女帮扶。

  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认为,“父母心”这个观念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感情上的,另一个是道德上的。从情感上看,父母对孩子的无私行为极大地体现了父母的爱;从道德上讲,父母也处在一种特定的道德压力之下。在乡土熟人社会,不懂得体谅子女、不懂得为子女分担的老人们,很容易在舆论场遭受批评质疑乃至污名化。读懂“七旬老人打工返乡”的爱与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高龄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

  健全乡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老有所养”;做好老年就业体系与法律的接轨,健全劳动权益保护;面对“七旬老人打工返乡”,我们没有必要做过于悲情的解读,而是要为他们提供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让他们“生活多一些保障,心灵多一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