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总工会70年组建工作“致广大而尽精微”

2023-04-25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詹船海 马大为
分享:

111.jpg

四五版4.jpg

1981年,新南新印染厂投产,1982年12月成立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会。 何煌友/摄(深圳市档案馆供图)

四五版3.jpg

2021年9月顺丰集团工会广东区域职工万人集中入会仪式在东莞举行  全媒体记者林景余/摄

  站在职工立场,紧跟经济形态变化,创新建会入会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从最基层的站点建设到覆盖面更广的区域联合,从组织建设到职工关怀,广东省总工会70年组建工作走的是一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道路、一条“以职工为中心”的道路。

  立旗帜 八方响动

  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广东早期工会组织的产生远比其他地方更早。1921年2月,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建立了广州土木建筑工会、广州理发工会。同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后,又建立了5个分部,南方(广东)分部即在其中,为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合法机关。1923年,由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领导建立的广东工会联合会在广州成立。

  1949年10月后,广东陆续解放,在各地军管会的支持下,地方总工会筹备处、筹委会纷纷建立。当时负责广东省总工会筹建工作的主要是从香港调来的地下工运干部和抗战胜利后北撤、广州解放后南返的干部。

  1950年2月,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处成立,设在广州市万福路厂后街60号;4月,广东省第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争取在1年左右把全省工人阶级队伍基本上组织起来”;同时,广东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地址迁至沿江西路149号原“永安堂”大楼。

  随后,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派出工作组,分赴全省各地协助开展组建工会工作。时任筹委会秘书长的陈能兴后来回忆道,“在组织起来的初期,我们主要强调由上而下搭架子,反对关门主义。”半年时间,全省共组织职工28064人,占职工总数21.1%,建立了80个县、市总工会,初步把全省工人阶级联系起来。

  1951年4月,省总工会筹委会与省劳动局共同组织力量在全省开展《工会法》执行情况大检查,整顿基层,纯洁组织,重新发展会员、发会员证,解决工会组建初期发动群众不够而发生的工会队伍不纯问题。“经过整顿,很多会员领到会员证时,热泪盈眶,把会员证视为革命先烈英勇牺牲、用鲜血换来的工人阶级身份证。”省总工会研究室原主任钟毅旭说。

  广东省总工会成立前夕,全省工人阶级已基本组织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共发展会员359624人,占职工总数的56.4%,国营厂矿职工入会率达75%以上,共建立基层工会3381个。

  1953年4月15日至22日,广东省第一届工会代表大会在广州军管会礼堂(现广东迎宾馆)召开。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陶铸在讲话中指出,“全省工人阶级要通过这次代表大会建立全省统一的工会组织,更好地团结起来,更好地提高觉悟,真正成为革命所需要的领导阶级。”

  由此,广东省总工会正式宣告成立,首任主席为林锵云。实际上,自1950年起,林锵云还担任着省劳动局局长和广东省事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主任。在《怀念林锵云同志》的系列文章中,不少作者都称其为“林叔”。即便是其中署名“广东省总工会”的官方文章也不例外,“任职省总工会期间,工会内外,上上下下,都没有人称他为‘林主席’,而是亲切地称他为‘林叔’”。

  “礼堂门前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群狮起舞,鞭炮齐鸣。代表们胸前挂着鲜红的代表证,喜气洋洋,鱼贯进场。”省轻工业工会原主席叶素行忆起当年盛况,“会场中央上方悬挂着‘全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在毛主席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醒目巨幅横额,会场四周悬挂了各有关单位送来的几十面贺旗。”

  当年,省总工会研究室原主任钟毅旭尚不到20岁,从南方大学第五部学成后,在佛山地区处理劳动争议一年,甫一归来即躬逢盛会。“礼堂舞台两侧及下方的花木是我负责采买的,一开始买来小盆的,还被批了一顿,说这么大的会,不能只是小花。”钟毅旭最后搬来了两株枝叶繁茂的中等乔木摆在舞台两侧,这种乔木根系发达而四季常青,与即将成立的广东省总工会恰好辉映成趣。

  广东省总工会的成立,宣告着全省工人阶级已经组织起来,标志着全省工人阶级队伍大团结、大统一,是广东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53年5月10日,广东省总工会改称广东省工会联合会;直至1958年4月2日,根据全国总工会八届二次执委会决议,复称广东省总工会。其间,省工会联合会把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企业民主管理,作为调动职工厉行增产节约的重要途径。1957年4月,省委第一次工业会议提出,将职工代表大会与增产节约运动结合起来,并在佛山地区先行一步,迅速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截至1957年底,全省已建立基层工会9409个,已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共有职工124.5万人,其中会员101万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81%。

  风云变幻,雨霁彩虹。1978年10月,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向南海之滨。

  开新路 攻坚克难

  1997年3月,全国工会“宝安工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会后,全总政策研究室将相关材料汇编成册,取名《宝安之路》。这是继蛇口模式后,广东省另一项享誉全国的工会工作典型,其经验主要集中在组建方面上。

  1997年3月28日,《工人日报》记者杨祝夫、白青峰发表一则关于宝安区新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工作的通讯,开篇首句即是:“深圳市宝安区的工会干部们创造了一个奇迹。”时任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主席的温介平正是这一“奇迹”的主要缔造者。

  “奇迹”在哪里?1993年,全区新经济组织超过5000家,职工逾百万人,却只有基层工会533家,镇、村两级工会组织力量亦极为薄弱。1995年,全区所辖8镇1街道和118个行政村及区属、镇属企业均建立了工会。1997年,外资企业已建工会2800多家,占应建工会的89%。

  温介平何以能造如此“奇迹”?他将当年蹚出“宝安之路”的“法宝”总结为五点心得:“自找苦吃,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敢为人先,有为有位。”

  在某种意义上,宝安工会工作模式是改革开放近20年时工会组建工作经验的一次集中展现。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新经济形态勃发,新经济组织林立,其中“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三来一补”企业等更是当时工会组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时任广东省总工会主席的陈冰指出,“新经济组织工会工作如何继承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又结合实际走出一条新路子,创出一套新体制和新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实际上,经过十余年的恢复、整顿、提高,特别是1985年起,经过三年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整顿基层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截至1991年底,全省基层工会已由1979年的18970个发展到37591个,会员已由1979年的299.3万人发展到515.34万人。在全面加强基层建设中,广东省总工会在组建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和乡镇企业工会方面,成就尤为显著。

  当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但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活面貌,而且引发新的社会分工,成为千百万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熔炉。“探讨在乡镇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方针、政策,已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一个急待解决的新问题。”1985年起,由钟毅旭等组成的省总工会调研组紧紧抓住这一问题,用时10个月,深入调查研究了42个县的乡镇企业情况,从理论到实践,取得重大突破。

  “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镇办企业从业人员已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特征,已发展成为广东工人阶级一个新的组成部分。二是广东在乡镇企业的镇办企业中建立工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钟毅旭告诉记者,这次调查研究形成的报告,得到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卓炯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1987年起,广东省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镇办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到1988年底,已建立镇办基层工会2342个,全省符合建会条件的镇办企业工会组建率已超过50%。到1992年,乡镇企业工会4750个,占应建工会企业的59.3%。

  2010年,“深圳工会30年最有影响力十件大事”出炉,“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会成立”“强力推进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双双上榜,均为广东省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重要成果。

  前者是“三顾茅庐”见真情。深圳新南新印染厂在深圳工会三次登门拜访后终于考虑建会,成为了“三资”企业建立工会的典型。其投产前,深圳工会首次上门协调建立工会事宜,对方直言“我们来深圳是办厂的,不管工会”。其投产时,300余名葵涌本地农民“洗脚上田”成为工人,深圳市总工会再次登门,但吃到“闭门羹”。1982年6月,深圳市总工会三度登门,厂方说出心里话“怕工会‘搞搞震’。”对此,深圳市总工会郑重表态,企业建立工会,可协助企业做好各项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终于,厂方表示“那就试一试”。厂方虽说“试一试”,深圳市总工会却是全力以赴,派出工作组,一蹲就是4个月,天天进厂,了解职工情况、掌握职工需求,成立工会筹备组,拉起一支50余人的骨干队伍,组织员工入会,仅一个月就有137人加入,同时扩大工会在港籍员工中的影响。1982年12月17日,新南新印染厂工会成立。

  后者是“风雨之后有彩虹”。深圳工会开创“以职工意愿为主导”的建会方式,先在沃尔玛湖景门店成立工会。2006年8月3日,深圳台风暴雨兼袭,时任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少梅冒雨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沃尔玛组建工会的情况汇报》文件送呈深圳市委……当晚11时许,沃尔玛湖景门店分店42名已登记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会员的员工,在工会、媒体的见证下,举行大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深圳市总工会分管组建工作的副主席梁耀发那一刻流泪了,“我干了10多年工会,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动过。”2006年11月,沃尔玛中国总部工会成立,打破了沃尔玛在全世界都不建工会的局面,推动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组建工会。

  倚民心 以人为本

  2021年9月,顺丰集团工会广东区域职工万人集中入会仪式在主会场东莞寮步举行。万名顺丰快递员正式成为工会会员,下载安装“粤工惠”APP后,现场获赠“广东省工会会员专属意外医疗互助保障计划”。

  自2021年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以来,广东省总工会狠抓工作机制、组建模式、服务体系、运行方式“四个创新”,探索重点建、行业建、区域建、联合建、兜底建“五建”模式,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截至2023年3月,全省已建立市、县级新业态行业工联会235个,全省新增建会企业2.11万家,发展会员178万人,其中新就业形态会员62.26万人,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总数累计达到96万人。同时,2022年开展互联网全国百强企业建会攻坚行动。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伟东介绍,针对广东省互联网企业数量众多、人数偏少、行业集聚性强等实际,广东省总工会确立了“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的建会思路,一手抓重点企业攻坚,一手抓小微企业覆盖。截至2022年10月,在粤15家全国百强互联网企业实现100%建会。

  “回顾来时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三来一补”企业等工会组建,到新时代以后的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集中入会,工会组建工作的重心从组织层面转向人的层面,转向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方法,更加关注不同社会身份、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劳动关系的各类群体,呵护他们的家长里短、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

  2014年10月,位于东莞市高埗镇的裕元集团成立工会联合会,并首次以工会之名举办大型职工运动会,有14支参赛队伍、1000多名职工会员参加。标志着在省、市、镇工会指导下,这家在海内外名声大噪的大型鞋企,规范工会民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

  2015年起,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逐步达到高潮。省总工会先后制定了《广东省工会“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工会“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攻坚战”实施方案》,瞄准农民工分布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精准发力,设计出“1+9”模式——“1”是经济开发区,“9”是快递业、物流行业、大型在建项目、农业合作组织、家政服务业、劳务派遣、民营医院、民办学校、物业管理行业。2015年,省总工会顺利完成300万人的入会任务指标;2016年,超额完成100万人的入会任务指标。

  一直以来,省总工会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激活“神经末梢”,让基层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自2016年起,省总工会在全省推进“三个一批”建设,即建设一批社区、园区工会联合会,破解基层组织薄弱难题;建设一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破解无人干事难题;建设一批会、站、家一体化的职工之家阵地,破解工会服务阵地欠缺难题。

  2019年3月11日至12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吕业升在省总工会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上,对工会工作提出了“四最四让”的具体要求。“四最”即回应最大关切、体现最主要职责、集中最优势资源、取得最卓越成效;“四让”即让职工特别是基层一线职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体会到工会工作对大局的促进,让社会真切感受到工会工作的价值与影响,让广大工会干部拥有事业成就感。

  全省工会按照“四最”“四让”要求,以“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为载体, 先后开展了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攻坚战、货车司机等重点群体集中入会行动、100人以上基层工会建设集中攻坚行动,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

  结合推进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司机之家”建设,制定《广东“司机之家”建设规范》,与省交通集团、中国石化广东销售公司等企业合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货车司机集聚地建设“司机之家”。同时,在社会公共服务营业网点、大厦物业等联建或自建“骑手之家”、户外职工小休站等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爱心驿站。

  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上,早在2002年,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就开始聘请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主要在镇街、社区开展组建、维权等工会工作。2019年,省总工会出台专门政策文件,加大经费投入,全省各镇街工会全部配齐社会化工会工作者。2021年11月30日,首届广东工会社工发展主题交流活动举行,集中检验和展示了广东省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工会社工工作成果——工会社工积极发挥作用,既有热情、真诚和担当,也有专业的知识和服务,还有更多的耐心、更丰富的经验和更严格的思政素养,去处理异常复杂的劳动调解、职工维权、心理疏导等工作。

  再回眸,看起点。在广东工运史上,曾有过如香港海员罢工、省港大罢工等工人抗争行动。“其中体现出省港一体的特点,广东人民与香港同胞互相支援、彼此扶持,共同奋斗开创更美好未来。”省委党校教授曾庆榴说,这批工运领导者和参与者后来不少也成为了省总工会成立的中流砥柱。

  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延续着百年前的传统。由广东省总工会、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共同发起建立、轮值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会联席会议机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工会实现常态化沟通,发挥议事决策职能的有效形式和凝聚粤港澳大湾区劳工共识的重要平台,旨在深化粤港澳工会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策划: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詹船海  执行: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责任编辑:戴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