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室经费有限? 全总:探索建立循环经费制度

2022-02-17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许接英
分享:

  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广东代表团的代表们积极履职,紧紧围绕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本职工作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共向大会提交议案30件、建议577件。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在粤全国人大代表近一年来提出的建议办理情况如何?近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获悉,代表们的建议已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答复。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

  鼓励企业将效益提成转化为循环经费

  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充分发挥劳模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弘扬精神、创新攻关、 技能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女工办公室副主任李先兰指出,创新工作室在运行中的主要经费来源于企业工会,由于缺乏财政资金支持,工作室项目在实施或推广创新成果,专利申请、管理的费用比较有限,不利于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李先兰建议,设置财政资金专门额度,进行创新激励。在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年度预算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面向当地各级创新工作室扶持额度。探索建立创新工作室课题成果的展示和转化平台,对于在企业内部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企业按一定的比例给予奖励作为创新工作室项目的循环经费。

  全国总工会在回复中表示,全总设立了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各级工会组织和所在单位配套资金;另外,还设立了职工创新补助资金,2020年划拨职工创新补助资金640万元,补助一线技术工人创新项目32个。为搭建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展示交流平台,今年正在积极筹备组织召开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并拟将该交流平台作为一项固定项目长期坚持下去。

  接下来,全国总工会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李先兰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创新工作室的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等工作,促进创新工作室更加可持续发展。如将完善职工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好补助资金作用;进一步鼓励和指导企业探索建立创新工作室内部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按比例提成作为工作室的循环经费等制度。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将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由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职业院校大多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学运行、质量控制、毕业资格等都由职业院校自己负责,行业企业参与程度低,难培养出企业适用的人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提出,要积极搭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建立权威的、为职业教育和企业服务的“行业专家组织”。

  杨珍在建议中提出,先建设“区域性行业专家组织”。优势产业集聚区试点先行,其它地区跟进,待“区域性行业专家组织”运行成功后,再建设“全国行业专家联席会”组织,制定全国性的行业标准指导建议。

  教育部在对该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积极发挥区域性行业专家组织作用。一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办学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完成行指委换届工作,扩大行业企业专家比例,进一步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加强行指委制度建设,优化完善行指委对相关行业(专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促进校企双元育人。三是指导各地加强产教融合,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实际,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行业专家组织。四是统筹研究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建设政策清单,降低校企合作的制度性成本,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分级诊疗

  推动落实“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新医改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截至目前,分级诊疗制度的基本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各地积极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阻力。

  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从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政策、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建议。

  国家卫健委对此回复称,目前,分级诊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紧密型医联体,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多措并举促进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落实“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二是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和配套政策,补足分级诊疗体系短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医保资金在推进分级诊疗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统筹推进区域内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以医联体为单元实现医联体内医疗信息共享。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强化攻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

  根据国家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足正抑制着人们的消费热情。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伟指出,公用充电桩和小区配套充电桩的不足,以及部分地区明显倾向本地车企的政策等均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中的“绊脚石”。

  为此,张红伟等11名代表提出了国家应尽快完善突破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政策措施、全国要系统性地解决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充电难的问题等6条相关建议。

  科技部在回复中表示,我国已建成充电设备数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大功率充电、小功率流充电、自动充电连接和有序充电等新技术正逐步产业化。下一步,科技部将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统筹考虑包括充电技术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在车桩云互联关键技术、充电设施规划方法与有序充电管理技术、大功率无线充电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快速更换关键技术等高效协同充换电关键技术及装备方面强化科技攻关,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