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吁:设立“中国工匠日” 提高技能人才地位

2022-03-10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彭新启 梁国胜 葛熔金 李传智
分享: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关劳模工匠群体、高技能人才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有代表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为工匠群体设立“中国工匠日”。联系之前杭州在全国首设“工匠日”,还有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的开馆,可以说,崇尚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正在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白映玉:设“中国工匠日”让技能人才有为有位

p36_b.jpg

■白映玉受访者供图


  “履职五年,有四年的‘三八节’都是在两会期间度过,今天中午,我们广东团代表们利用午餐前的一段时间搞了个活动,由代表团派出3名男代表和8名女代表组合排演文艺节目。我与参演团队一起表演了《人大代表》诗歌朗诵,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3月8日晚上,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手工焊焊工白映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过去4年,我每年都会围绕技能人才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白映玉说,这些建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今年,她继续为一线工人发声,并递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的建议》和《关于设立“中国工匠日”的建议》两条建议。她表示,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能力的财政投入,重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确保职工技能培训经费充足,健全经费监督管理,保障经费的使用方向。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人才使用、激励等保障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晋升发展机制,让技能人才与科研人才齐头并进,把具备管理能力的技能人才选拔到生产领导岗位上来,做到技能人才凭技能得到使用与提升,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形成重才用才的发展趋势。优化技能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加快薪酬分配制度的落地实施。


  全国人大代表郑亚莉:将“工匠日”设在职业教育周内

p38_b.jpg

■郑亚莉受访者供图

  “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技能人才无疑是中流砥柱。但是,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社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建议,设立全国工匠日,呼吁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

  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两亿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超过5000万人。高素质产业工人是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提质量的重要人力资源。郑亚莉认为,通过设立全国工匠日,有助于推动建设技能型社会,助力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个体感受到因为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

  在调研中,郑亚莉发现,一些地方已经有了试点经验,设立全国工匠日是将地方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例如,2019年,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杭州工匠日。2021年,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4月28日设立为苏州工匠日。

  在2021年中国人大网公布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中,有“每年5月第2周为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内容。因此,郑亚莉建议,可以考虑将全国工匠日设在每年的职业教育周活动中。同时,培育一批国家层面的“工匠”相关品牌活动,加强中国工匠培育选树,常态化开展时代工匠的寻访活动,成立诸如工匠智库、工匠协会等社团组织,为更多工匠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将“工匠日”设在“五一”劳动节

p40_b.jpg

■丁列明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履职已整整十年。这十年里,他围绕科技创新、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建议得到采纳,吸收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丁列明重点围绕持续加快药品审评审批、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鼓励新药自主研发、鼓励和支持孤儿药研发、加快构建我国血液制品安全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将“五一”劳动节同步设立为全国性“工匠日”等方面提出建议。

  丁列明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近年多个地方已探索设置关于“工匠精神”的节日或开展节庆活动,引导尊重“工匠”,发扬“工匠精神”,但名称不一致、规格不一致、日期不一致,容易导致民众对“工匠精神”理解模糊,影响也削弱。建议参照“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五一”劳动节同步设立为“中国工匠日”,节庆活动由党中央、国务院主导,具体工作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对应部门同步跟进。借鉴国务院基本每五年在“五一”劳动节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模式,每五年在“中国工匠日”表彰“中国工匠”,每次2000人左右,省、市、县参照执行。


  全国人大代表杨珍:加快建设技能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

p42_b.jpg

■杨珍受访者供图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技师学院副院长杨珍将围绕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以及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关于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的建议》《关于合理构建职业院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快技能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的建议》。通过这一系列建议,将她对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

  “目前,亟须加快技能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建设,打破校企人力资源对接信息不能精准匹配的瓶颈。”杨珍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技能人才供需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内容还不够精准,有些地区虽然搭建了校企人力资源对接服务平台,但信息零碎分散,缺乏区域性的行业分类岗位需求信息。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供给、专业设置与调整、校企合作等方面,都需要相对精准的市场需求数据作支撑,才能适时作出动态调整,让技能人才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为此,杨珍建议,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组织、企业,以及职业院校的各类信息资源,摸清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引才聚才精准度,并建立互通的职业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此外,杨珍还建议,可以灵活运用大数据,建立行业、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岗位统计报告,预测产业人才需求。对技能人才资源的“家底”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增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