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飞越山海的“绿衣使者”

2022-08-31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马大为 许夏昕 李治文 赵师何
分享:

  策划:全媒体记者部

  统筹:詹船海

  采写:全媒体记者马大为 通讯员许夏昕 李治文 赵师何

  最美名:绿衣使者

  劳动者代表:广州市增城区邮政局正果投递站邮递员郑勇辉、珠海市邮政公司外伶仃邮政所主管兼邮递员谢坚、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邮政支局邮递员邱传雄

  劳动者说

  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郑勇辉: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把邮件送到客户手里。

  全国劳动模范谢坚:绿色制服对单位而言是形象,对我自己而言是一种力量。

  广东省“最美快递员”邱传雄:每一封邮件都代表着一份希望、一份期待,这份事业幸福感满满。

  美名解释

  邮递员既有“鸿雁”之美称,更有“绿衣使者”之誉。

  古有“鸿雁传书”之说,典出《汉书·苏武传》。在通讯手段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的传递仍是人们遥寄相思的主要方式,而这正是邮递员的重要职责,故称其为“鸿雁”。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指出,“绿色”象征着和平、青春、茂盛和繁荣,将其定为邮政专用标志颜色。随后,这抹“邮政绿”不仅涂满了邮局、邮筒、邮递员的“外衣”;更铺满了全中国,无论是城市与农村、高原和低谷、陆疆与海岛……

  因此,邮递员也被称为“绿衣使者”。绿衣是指外在的形象,而使者则有“使命必达”之意,无论公路通不通、火车到不到,山高海阔,邮政必达。

  实际上,“绿衣使者”早已经是一个成语,出自五代时期的《开元天宝遗事》,讲述的是一只鹦鹉等候时机讲出主人被杀真相的故事,亦有责无旁贷的意味。

  1983年,沈阳日报社为答谢邮局,邀请知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写一幅字相赠。沈延毅先生挥毫写就:“党德流传恭谢绿衣使者,民心爱戴激励丹笔报人。”

  曾经,“绿衣使者”与“丹笔报人”之间的联系异常紧密。1950年,经政务院(现国务院)批准,实行“邮发合一”,报纸杂志发行工作交由邮局办理,并成为邮政主要业务之一。报社记者妙手所著的文章和观点,只有借助于邮递员的派送,才能把新闻与新知传达给读者。

  8月22日上午9时,记者自广州市天河区东部的棠东站出发,乘坐19站地铁到增城广场站后,再经20公里车程,终于抵达增城区正果镇,见到当天的采访对象郑勇辉。此时,一袭绿衣的郑勇辉刚分拣好待派送的邮件,跨上摩托车,胸前的挎包装着各种信件,两侧的邮袋塞满了刚发行的报纸,背后的塑料筐则盛放着包裹和快递。

  “先送镇上,再跑乡下。”由于交通不畅、通讯落后、地处偏僻,郑勇辉每天投递里程超80公里,多是崎岖难行的盘山路。“以前常常遇到写错地址或没有电话的信件,不得不挨家挨户地找。”现在还有独居在山村里的老人家行动不便,托郑勇辉捎带些物品的。“别家的快递可以选择让村里的人到镇上自取,但我们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把邮件送到客户手里。”郑勇辉说。

  这种无论山区海岛,不问远近甘苦,使命必达的精神,正是众多邮递员们真实的写照和作为。他们身着“邮政绿”制服,把一封封来自天南海北的电报和书信交给收信人,把一份份充满真知灼见的报刊和图书传给求知者,维系着一张遍布全国每寸山河的通讯物流网络。他们发挥着“鸿雁”的作用,被誉为“绿衣使者”。

家书抵万金 怎一退了得

3.jpg

谢坚                            受访者供图

  一般来说,如果因地址、姓名不详导致两次投递不成功的所谓“死信”,邮递员可予以退回。但入行已35年的郑勇辉却依然有些“固执”:“怎能一退了之?那信封里装的可能是非常重要的通知,或是满载亲情的家书,有道是‘家书抵万金’。”

  曾有一封邮件,收件人为“正果镇畲族村赖桂其”,而地址写错了街道名。郑勇辉在附近街道反复询问无果后,最终在畲族村党支部书记的帮助下才找到这位居住在畲族村里的非畲族收件人。“虽然多了些折腾,但看到他们收到邮件时高兴的样子,我也感受到一份喜悦。”郑勇辉说。

  在距离珠海市区30海里的外伶仃岛上,谢坚守着“一个人的邮所”三十余载。“起初,岛上还未通电,点的是煤油灯,受天气影响经常没淡水。书信、电报是当时岛上渔民、驻岛官兵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方式。”谢坚还记得,“有一封从台山发来的电报,上面仅有四个字:‘妻子顺产’,收件人看后当即泪流满面,那场面让我记忆犹新。”

  1988年,时年21岁的谢坚从部队退役后从已退休两年的赖师傅手中接过外伶仃岛邮递员的工作。外伶仃岛有三千余名流动渔民,居无定所,往往出海作业一走就是许久。“许多送到这里的信件也只写着‘伶仃岛,某某收’。”对此,谢坚也摸索出一套方法,“看邮戳,确定邮件从哪个省份寄来,找该省份的人打听”。平时一有时间,谢坚就会登上渔船、爬上渔排跟渔民们聊天,“遇到同乡的,就问一问,有时候辗转十来人、花上好几天才能找到收件人。”慢慢的,大家对他越来越熟悉,称呼也从“小谢”变为了“坚叔”。

搭信息桥梁 拓知识边界  

5.jpg

郑勇辉              全媒体记者马大为/摄

  2018年11月份的一个暴雨天里,满脸雨水的郑勇辉准时赶到正果镇畲族村小学,从裹满胶带的包裹里掏出完好无损的报刊递给该校的盘校长。盘校长惊讶地说:“这么大雨,怎么来的?以后这种天气,晚一天送吧。”郑勇辉憨厚地笑笑,“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学习。”

  “对山区的孩子来说,学习太重要了。”2015年暑假,郑勇辉在正果中学门口犯了难,“那是一封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正果中学王丽芬收’,没有电话,学校放假也没人,要是退回又怕误了孩子”。他细细算了算,“正果镇的‘王姓村’共有13条”,于是毅然决定一个村一个村地找过去。每到一地,他就到村委会询问,花了7天才在中西村找着了收件人,王丽芬捧着录取通知书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交通不便、设施不足的山区里,及时准确的信息流通也有赖于邮递员派送的报刊杂志。正果镇畲族村有位盘大爷,是村里以前的老书记,热心时政,每日必读报纸。“老人家不会使用科技产品,报纸是他与外界连接的渠道。”郑勇辉说。

看山高海阔 问一生无悔

4.jpg

邱传雄                        受访者供图

  “邱叔叔,你离开了这条邮路,我们感到好失落,因为你是我们的家人。”从业29年来,邱传雄每天投递里程约120公里,参加工作至今投递里程约125万公里,可绕地球31圈。可是近期,邱传雄有了新的岗位调动,不再负责这条走了近30年的科罗邮路,却收到这邮路上客户更频繁的来电,大家称他是“山区邮路上的及时雨”。

  2021年12月,邱传雄完成当天的投递任务回到单位时,已是晚上7点多。他翻阅新到的投递邮品,发现了一件急送件。“客户此刻也许正焦急等着签收这件物品。”想到这里,他顾不得屋外的冷风冷雨,一头扎进了乡村的夜色中。当他敲开村民家的大门,将快递交给村民签收时,这位村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执意留邱传雄在家吃晚饭。“这是我应该做的。”邱传雄婉拒了好意。

  “老一辈的邮递员,只有简陋斗笠、纸伞,背着重重的邮包、靠双腿走完上百里的崎岖山路。如今,我们骑着摩托车飞奔在平坦的水泥路上送邮件,已足够幸福了。”邱传雄说,“每一封邮件都代表着一份希望、一份期待,这份事业幸福感满满。”(来源:南方工报)

  责任编辑: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