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慧劳模创新工作室:向海图强,“漂浮的城市”不是梦

2024-03-19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徐丘濂 吕华
分享:

  原标题:

  冯颖慧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题)

  向海图强,“漂浮的城市”不是梦(主题)

1.jpg

  项目工地上,冯颖慧(中)为团队成员讲解施工工艺。单位供图

  除了陆地,人类还能居住在哪里?多年来,全国劳动模范、中交四航院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冯颖慧及团队就已开启对海上漂浮建设的探索。如今,其团队总结外海集成工程经验,拓展漂浮建筑系列科研项目,已为国家同类型外海工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及思想启迪。“以点及面,我们的理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冯颖慧眼里闪着光。

  2019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冯颖慧“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为发挥劳模示范效应,同年5月成立“冯颖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4年1月,该工作室再获广东省总工会命名“广东省工匠和劳模人才创新工作室”。

  步履不停向海图强

  “摸着石头过河。”2014年,年仅35岁的冯颖慧勇挑港珠澳大桥东、西两外海人工岛岛上建筑总建筑师及技术总负责人的重担,五年后,她带领团队圆满完成无先例工程的设计重任,填补了外海建筑集群设施的空白。

  因此,冯颖慧也收获了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如今,港珠澳大桥东、西人工岛建筑形象以极致建造品质和建筑表观成为大桥代表性的符号之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张名片。

  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数项规划、建筑生产任务和科研课题,其中生产项目包括: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人工岛岛上建筑设计项目,阳江市阳江港产城规划发展建议、阳江国际风电城核心起步区规划;科研课题包括中交集团特大型科研课题“一带一路海上大型人工岛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二等,为打造“海上新广东”增添“蓝色动力”。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冯颖慧步履不停。海上漂浮建筑是她和团队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其中,深海水中城概念规划“结合混凝土预制工艺的模块化装配式人工岛”构想,其参编的学术论文获《纽约时报》《每日邮报》等70多家国际媒体报道。

  漂浮建筑以开发海上旅游综合体为蓝图,构建总体产品策划、项目选址、承台载体设计技术、建筑构造选型、能源及排放、一体化监控和智能运维技术等开发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成套技术方案。建成后能有避风工况,能有效撤离或有躲风预案。冯颖慧胸有成竹:“技术可持续性良好,无需填海,不改变陆域岸线,尽可能少的影响水域生物,对自然环境零污染。”

  设计时漂浮建筑通常会模块化,这易于产业化的制造,但它同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冯颖慧说:“比如我们可以在规划的海城先建造一间漂浮的会客厅、一间漂浮的酒店、一个漂浮的旅游综合体,乃至一个漂浮的城市。”

  “劳模+”效应尽显

  工作室团队成员主要以科研课题及生产项目为线索进行分工,目前曾参与工作室项目或课题的工程技术人员约为80多人次,核心团队成员18名,均为设计院一线生产技术设计人员。“我们搭建起‘中坚层’搭配‘年轻层’的架构,团队年轻有活力。”冯颖慧说。

  冯颖慧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初入职场就得到技术“大拿”的教诲,专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技术“大拿”身上她也习得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如今,这种极致的敬业精神也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冯颖慧参与了数十次劳模宣讲讲堂。2022年12月,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以创造港珠澳大桥点“睛”之美为主题分享了自己与超级工程的建设故事;2023年3月,参加广东省总工会在中山大学组织的“奋进新征程 巾帼绽芳华”南粤巾帼劳模宣讲活动,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学子。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徐丘濂 通讯员吕华)

  责编:刘晓丹

  二审: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