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吴桂春”留下来?工会:通信息增技能助解困

2020-07-02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王艳
分享:

238919_tpzz_1593578517452_b.jpg

  ▲6月26日下午2点20分,新工作基本确定之后,吴桂春来到东莞图书馆重新办了读者证。东莞日报记者 郑志波/摄

  端午假期,在东莞务工的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失业。离别前,他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簿里写下“感言”,成为大众关注焦点。随后,在东莞各方努力下,他重新找到工作,留在东莞继续“读书梦”。

  吴桂春是幸运的。疫情之下,越来越多工厂因订单减少难以为继,不少农民工因此失业,其中不乏高龄者。失业后的他们,大多也有像吴桂春当初一样的想法:回老家。那么,高龄农民工失业后留在城市有什么困难?为什么一失业就想回老家?社会各界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扶?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为何他们失业就想离开?失业后回乡选择更多

  吴桂春来自湖北孝感。17年前,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来到东莞,进了一家温州籍老板办的鞋厂打工。“那时候大型工厂招聘的要求年龄在25岁到28岁之间,我当时37岁,没有进厂的资格。”吴桂春说,因为学历低,他在小作坊式的鞋厂从杂工做起,后来在鞋厂学了一点技术,担任包膜打包岗位,月工资也从几百元涨到约3500元。去年,鞋厂订单多,工人加班也多,他每月可以领到7000元至8000元工资。

  “今年受疫情影响,鞋厂一直没有开工,老板让我在家等上班通知。但等了几个月没见动静,加上东莞的住房租期快到了,6月24日我回到东莞,想先找个复工的工厂上班。结果人家说只招聘45岁以下的,我超龄10岁了。”吴桂春说。

  当初为什么不坚持留在东莞重新找份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吴桂春苦笑道:“这是很无奈的选择。”据了解,吴桂春打工10多年来,工厂从未为他缴过社保。“年龄大,进不了正规的大厂。所以失业后想要留下来,发现生存都成问题。”吴桂春说,现在国家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有了很多好的政策,也是吸引他返乡的重要因素。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和人社部联合召开的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视频调度会上透露,近年来,两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扩大就业。强化用工信息对接,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岗就业培训,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采取灵活就业、共享就业、临时兼业等形式,增加就业岗位。今年前5个月,已安排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800多万人。

  当然,也有人坚持留下来,但多以打零工维持生计或从事保洁、门卫、快递员等门槛低的职业。今年是45岁的湖南人陈林海在东莞打工的第20个年头。此前,他也因疫情影响失去了工作。在出租屋呆了一个月后,他加入蜂鸟配送平台当起外卖员。“原来一起出来的工友,基本上都回家了。”陈林海说,他现在每天可以接20多单,一个月能赚4000元左右。“除去开销,最多时一个月能存2000多元。趁还干得动,给孩子再攒点钱。”

  为何他们留不下来?年龄大、学历低、无技能

  年龄大、学历低、无技能是大部分高龄农民工的标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8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4.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近5年来占比逐年提高。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1.1%。

  记者在珠三角采访时发现,企业招工条件大多有一条“硬杠杠”——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有的企业甚至要求“低于30岁”,实在招不到人,最多放宽标准到45岁。

  “城市是年轻人的天下。”广州市畅运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德鹏告诉记者,近几年,年轻人到劳务市场很快能找到工作,而45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长期“滞留”,或者只能找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干的辛苦活。“珠三角企业外贸订单多,比如一些贴标签的低技能活都需要懂得一些英语。高龄农民工普遍学历低,不能胜任这些有技能要求的工作,一般只能从事流水线上的工种,但他们的体力又跟不上繁重的劳作节奏。”

  “年龄大、缺技能,再加上文化水平较低,重新找工作很难。”在吴桂春看来,技能低的原因是培训不够,技能水平没有跟上企业转型需求,导致工作机会少。“小工厂不培训工人。想学点东西,就站在有经验的师傅身边看。现在政府提供的公益培训多了,但有的培训不在厂里举行,去参加的话耽误上班。”吴桂春说,“而且很多人不会上网,得不到技能培训信息,因此找不到参加培训的门路。

  如何让他们留下来?政府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6月9日,《人民日报》推出“在危机中育新机 于变局中开新局”专栏。首期聚焦保就业,并在头版头条位置点赞广东“撑企业、渡难关,手中饭碗稳下来”。

  那么,如何让失业的高龄农民工留下来呢?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吴柏安:“东莞一直着力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市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搭平台、建机制、优服务等快速帮助像吴桂春这样的高龄失业人员就业。”今年,在原来1.63亿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基础上,东莞新增1.25亿元,实施2.0版“促进就业九条”政策,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比如对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同时,深入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力争今年完成30万人的学历技能素质提升,让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原教授万向东:只有认识并做到东莞和外来工的互惠互利,才有可能实现“和谐劳动关系”、体面就业和完整意义的城市化,达到长久实惠。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岩:政府要兜住底线,让农民工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让他们年龄大了,也可以靠养老金生活。要提高失业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和水平。现在有很多农民工或者高龄农民工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灵活就业,因此,我们的政策兜底也要保障这些灵活就业者的权益。

  工会声音

  通信息增技能助解困 工会可大做文章

  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陈昭庆:“对于高龄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工会可以在通信息、增技能、助解困三方面做文章。”广东工会将建立全省线上信息平台,链接各地企业的招聘信息以及下岗职工、困难职工的求职信息,做到信息共享,让就业困难职工快速找到匹配的工作。根据调研,下岗职工和高龄职工重新就业的瓶颈在于技能匹配不了岗位。针对这一特点,广东工会将发挥广东工匠学院、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圆梦计划等平台的优势,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等课程,既可以集中培训,请劳模、工匠来授课,对于就业困难职工集中的地市,工会又可以送课上门,帮助这些职工掌握适应岗位的技能,另外,在困难职工的帮扶方面,工会还将服务延伸到其子女。对于困难职工和困难职工应届毕业的子女,所在市总工会负责向他们推荐至少3个就业岗位,全方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记者手记

  工会助力培训 让更多“吴桂春”留下来

  吴桂春的故事很温暖,结局也很美好。但东莞是就业大市,全市就业登记的劳动力有500多万,来自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河南等地的农民工,占该市用工总量七成以上,就业岗位以制造业为主。显然,在东莞,还有更多的“吴桂春”奔走在找工作的路上。

  我们看到,吴桂春有了新工作,东莞政府快速反应是对的,但事情不应该就此结束。让高龄农民工留下来,还需要政府更多作为和举措。同时,工会也要发挥职工夜校、求学圆梦计划等的培训作用,大力开展建筑、机械、维修、家政、养老、餐饮、保安、物流等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以及创新推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直播销售员、汽车代驾员等新职业新业态的培训等,让他们迅速掌握和提高技能。

  编辑:白灵